【撰文】許禔素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
【家庭生命週期】五、家有青少年
12歲的康納‧歐麥利(電影人物名)自幼與母相依為命,而母親罹癌、多次治療無效;父親已重組家庭,無力照顧康納。因此,康納被迫與古板嚴肅的外祖母同住,康納時常作惡夢,夢見紫杉樹怪、夢見母親病情惡化…。
17歲的小俞(化名)在3年前,因雙親關係惡化,無奈接受與父親同住、不得與母親親近。年初父親突然過世,母親協助辧理喪葬事宜,在喪禮上,小俞面無表情、心中若有所思。
學者Kubler-Ross提出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受;而 Stroebe與Schut的悲傷雙歷程模式認為:喪親者會在「失落與復原」導向間來回擺盪。然而,多數青少年可能獨自面對失落,若家人避談死亡,其被壓抑的悲傷情緒,未被引導疏通或破除迷思,便不敢輕易表達負面情緒,也較無法面對生老病死的議題,這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甚至可能產生偏差行為或物質濫用。
以下幾個輔導原則,作為協助青少年面對一方或雙方家長已不在的失落,正視與接納悲傷情緒、面對生命苦難、尋找生命意義的參考。
(一)探索情緒來源與覺察失落
協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緒來源可能包含對親人的思念、對未來的擔憂或對生活改變的不安。並與其討論與促進覺察失落、死亡情境所引起的情緒衝突,唯有面對才可轉化情緒、接受事實。
(二)表達情緒與正常化反應
以傾聽與同理的態度,建立信任與安全感,讓青少年敞開心扉,表達內在感受。例如透過言語、寫作或繪畫…等方式來釋放壓力和處理情緒。並協助青少年了解許多喪親者會有無助、快發瘋或想逃避等的失落歷程,這些悲傷反應都是正常的,是面對喪親的過程。
(三)接納情緒與允許時間悲傷
悲傷失落到復原的時間,因人而異,應尊重並確認青少年合理且正常的感受。例如讓他知道有人陪伴著他、持續的支持與關心他,他並不孤單,他的情緒是可以被接受的。
(四)保持規律生活與學習應對技巧
青少年深陷失去親人的情緒,生活可能混亂不穩,判斷力與適應力降低。故協助保持有生活的規律性並學習有效的應對技巧,例如,情緒調節與有效溝通方法,可提供安全感與處理生活上的問題。
(五)未來展望與情感轉移
協助青少年看到未來的希望和可能性,以健康的方式向逝者告別。例如鼓勵將情感轉移到值得所愛的人或物,投入新的關係、尋找新的生活方向或發展興趣。
(六)辨識悲傷與轉介輔導
根據青少年的具體情況,協助辨識有問題的悲傷行為,運用社會支持系統幫助他,例如,家人、朋友、學校等。若出現持續性的情緒困擾或嚴重的憂鬱症狀,建議尋求專業的精神科醫生與心理師協助。
在悲傷的過程中,每個人表達出來的情緒、哀悼的方式和所需要的時間都是獨一無二的。讓青少年知道,他/她的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我們會在一旁持續的陪伴,一起共度失落的歷程。讓我們能帶著歷經低谷後所成長的力量,繼續前行。
參考資料
周欣慧、謝育菁(2018)。從電影《 怪物來敲門》淺談悲傷輔導與靈性療癒。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 190-195.
陳雅婷(2007年05月15日)。許心靈一個慰藉的窗口-青少年時期歷經喪親的吶喊。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3期。取自https://www.nhu.edu.tw/~society/e-j/63/6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