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瓊珊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
【家庭生命週期】二、養育嬰孩階段
大雄(化名)在三歲左右時,他的爸爸喪生於一場車禍,他依稀記得家裡來了很多人,媽媽抱著他哭得很傷心,當時他不知道發生甚麼事,但是聽到祖母說爸爸過世了,他不懂「過世」是甚麼意思,只知道祖母說:「爸爸再也不會回來了」。
大雄對爸爸的記憶很有限,只記得「常陪他玩的爸爸消失了、家人口中的爸爸是溫柔而有趣」,而如今只剩下幾張與爸爸的合照。在這樣小小年紀的孩子,失去家庭其中一方的照顧者,不只家庭經濟可能陷入危機,也可能有照顧資源的問題,更多時候伴隨著家庭結構的改變,難以保留與過世一方的家人關係,變成只能與照顧者一方的家人較為親近。
失親後,要如何保留家庭關係的互動,而不會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失去單方或雙方家庭的愛呢?
(一)讓孩子保持與去世親人家庭的互動關係
大雄失去爸爸後,跟著媽媽生活的他,很容易因為喪親而減少與另一方家庭的互動,大雄的媽媽可以視孩子的需求,有意識地讓大雄與大雄爸爸的原生家庭互動,而非只讓媽媽扮演雙親的角色。可以維持或增加大雄與其父親家庭之間的連結和互動,避免關係因互動減少而漸行漸遠,讓這份愛能夠被延續下去,甚至能有經濟上的資源支持。
(二)認識去世親人的成長故事
大雄爸爸在大雄年紀尚小的時候離世,透過身邊的人去認識爸爸的過往是重要的,讓自己知道爸爸是如何成長、如何與媽媽相識相戀的經驗。即使因逝者缺席而無法陪伴孩子長大,但聆聽與爸爸有關的回憶,以及回顧過往相處的照片等,其實仍可幫助孩子的生命經驗更加完整,讓孩子明白逝去的家長是如何愛他,並且學會用自己的方式想念逝者。
(三)留意子女失親後的反應並尋求資源
阿嘉(化名)小學時母親離世,爸爸為了支撐家計,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較難有心力陪伴阿嘉。雖然阿嘉可能表現得成熟懂事,開始學會獨立和自我照顧,好讓爸爸可以不用擔心阿嘉。但在阿嘉貼心的背後,可能是壓抑隱藏需要有人陪伴的匱乏感,以及童年經驗中回到家裡,常常是自己一個人的孤單感受。因此,陪伴成長,了解孩童獨特的喪慟反映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但是,當照顧者努力提供子女好的生活又兼顧陪伴的同時,往往讓照顧者更為心力交瘁,有時候更要懂得尋求社會資源,例如:失親兒基金會等非營利組織的相關資源;以免讓自己被經濟壓力拖垮,而顧不及子女渴望被陪伴的需要。
失親後的孩子,很仰賴照顧者扛下生活與照顧的重擔,此時,單親的一方家長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更需要運用社會與家庭資源,讓自己能夠安心陪伴孩子長大,唯有自己穩定,孩子才能夠跟著穩定成長。
參考資料
李玉嬋、柯雅惠、黃傳永(2021)。喪親兒童悲傷反應及其調適之探究-以喪父兒童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35(1),23-44。
Kübler-Ross, E., & Kessler, D. (2006). 當綠葉緩緩落下(張美惠譯:2版)。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2005)
Worden, J. W. (2011).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3版)。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於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