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順發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
【家庭生命週期】四、家有國小生
「學校的大門就是怪獸大大的嘴巴。」「我會不會出不去?我會不會不能回家了?」
對剛進入小學或有學校生活適應困難的孩子而言,學校就如同「學校這個大怪獸」繪本作者眼裡所見,從進入到校門口那一刻起,就好像被一隻巨大怪獸吞噬!沉重的心理負擔將成為學習的絆腳石!如何陪伴孩子們一起打怪,甚至和怪獸成為好朋友呢?
一、 認識孩子學校生活的打怪關卡
孩子在各學習階段,將面對多元的學校生活挑戰,在心靈感受上,就如同遊戲打怪般充滿挑戰,就學齡階段孩子而言,常見的四大適應議題如下:
(一)學習場域:學齡階段因學習領域多元,在物理環境上會擴增更多學習空間;在心理環境上則因學習所需,將進行更多元聚焦的對話討論!隨著這兩者而來的是,此陌生環境帶來的壓力感受,是孩子必須面對的第一道成長關卡!
(二)生活規範:國小各項生活規範,如:上課時間、班級規矩、學校活動規範、功課要求等,各種限制的心理感受還在緩步適應當中,孩子需調適逐漸擴增的生活規範,從中形塑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人格特質。
(三)學習探索:每一個孩子皆擁有多元的學習風格與智慧,在他們開始探索基礎學科、人際、運動、藝文等面向的發展優勢中,可能面臨與社會期待之間的衝突,因此需要給予足夠的時間探索自己,從中找出合適自己的發展優勢。
(四)人際互動:進入小學後,孩子會遇到更多元風格的師長及同儕,開始面臨交友及人際互動議題,每位孩子與他人互動連結的方式不同,因此帶來可能的牴觸與衝突,關係建構的挫敗感,都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
二、 陪伴孩子探索成長升級的寶物
學齡階段是孩子建構正向人格特質、基礎學習內涵的關鍵時期,學校學習與適應的良窳,將衝擊學習投入與人際互動自信與否的認知,父母可透過以下步驟,共同陪伴孩子探索成長升級寶物:
(一)陪伴傾聽:善用親子相聚時光,邀請孩子分享學校生活點滴,聚焦每日印象最深刻的歡樂時光與負面生活事件,在此過程,關注陪伴與釐清事實,勿做過多價值判斷。
(二)共構策略:引導孩子記錄自己正面臨的打怪關卡,依著正向的價值信念,與孩子共構可行的解決策略,共同面對策略實踐過程可能遭遇的困境。
(三)實踐修正:鼓勵孩子將親子共構策略帶回學校實踐,因應各項發展關卡並與之和平共處,實踐後一起檢視成效,持續滾動修正策略內容。
(四)連結共好:孩子在學校所遇到的關卡,可能牽涉的人事物寬廣複雜,如已超越親子共構策略所能克服,可聯繫學校師長或專家對話求援,協作共好的身心靈成長環境。
參考資料
范宸瑄(2021)。學校這個大怪獸。新北市:京采文教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