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慶玲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
【家庭生命週期】八、老年生活
相信大家都知道5月的第二個週日是母親節,8月8日是爸爸節。那8月的第四個週日是什麼節日呢?
我國為倡導正向老化態度、促進家庭世代傳承,訂定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為祖父母節。這並非臺灣獨有的節日,許多國家都訂有祖父母節,也會舉辦相關活動,增進家庭世代互動,建立親老、敬老的社會。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概念,是指為促進健康、社會參與和安全維護等層面,從政策方面提供最佳機會的過程,以提升老年生活品質。有別於以往社會認為步入老年就應從社會上退出、在家休養生息的想法,而是要營造讓長者能夠依照自主意願參與社會的友善環境。
歐盟於2012年提出活躍老化的四個範疇。其中,在老人的社會活動與參與此範疇中,包含志願服務、照顧子女或孫子女、照顧其他長者和政治參與等。本文針對照顧孫子女的部分,說明帶孫,也可以作為活躍老化的面向之一。
聽到「帶孫」,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呢?「老歹命」?年紀大了或是身體不好還要「帶孫」?在聽到帶孫的時候,社會上可能有一些負向的觀感,例如:明明該含飴弄孫卻要帶孫?與親代教養觀念的差異產生衝突?長輩會不會過度溺愛小孩?但是,帶孫也有其正向意義,例如從持續與家人維繫關係的穩定,透過持續為家庭付出,看到孫子女健康成長所產生的貢獻感;又或是在照顧行動中運用自身經驗、持續學習、老伴偕同所營造的勝任感;以及能夠自主做決定,重新定位角色職責所帶來的自主感。種種正向帶孫的內涵呼應活躍老化中,強調在長者自主意願下,維持健康與社會參與的精神。
學者陳富美表示,正向帶孫需要有基礎和促進因素的相輔相成。基礎因素如:祖父母的體力;照顧角色能否負荷,這些是正向帶孫的必要條件。另一個重要的基礎因素是家庭關係,維持良好的代間關係能促進祖父母代和親代的溝通,增加彼此協調帶孫分工的意願。
促進因素包含祖父母保有彈性的心態,持續精進育兒知識,如參加保母的研習課程,讓祖父母能參揉自身育兒經驗以及學習新的知識後,為孫子女提供更適合的照顧。另一方面,和親代明確界定角色分工也非常重要,除了溝通彼此的職責劃分外,也可以透過時間來區隔。例如:周間白天以祖父母主要照顧孫子女,晚上和周末則以親代陪同孫子女為主。保有祖父母自己的個人時間,也維持親代與孫子女相處的時光。更重要的是,祖父母可以參與但不干預教養方式,將教養主權保留給家長,祖父母可以定調自身的角色為協助者,來幫助親代補位,但不逾越親職教養的職責。
另外,促進因素也包含社區資源的了解和運用,例如在地社區、親子館等等,以及其他能祖孫共同的活動。這些活動能同時兼顧孫子女的發展外,也能維持祖父母持續積極參與社會,維持身心的健康。
在現代社會雙親皆忙於事業的雙薪家庭中,祖父母或許是協助教養的得力助手。從祖父母的角度出發,「老化」亦不等於「退化」,若考量自身體力、能否負擔照顧責任,以及是否與親代保有持續溝通與協調的習慣。或許從「帶孫」的過程中,亦可創造生命傳承的價值感,增加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如果能與家長合作協同教養,「帶孫」不只是活躍老化的選項之一,或能在帶孫的過程中,促進家庭世代的互動,創造祖父母、雙親與孫子女三贏的局面。
參考資料
呂寶靜(2021)。促進老人社會整合之理念與策略:活力老化政策的新作為。社區發展季刊,176,17-30。
陳富美(2018)。台灣祖父母的正向帶孫經驗。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1(1),69-97。doi:10.30074/FJMH.201803_31(1).0003
衛生福利部主計處(2018)。106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5095-113-xCat-y106.html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2021年06月15日)。活躍老化-社區長者健康動起來。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1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