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麗文老師
【適讀對象】專業人員
【十大類別】資源管理教育
社會資源包含有形的物質資源和無形的精神資源;有形的物質資源指人力、(領袖、專家、志願者)、物力(土地、設備、房舍、器材)或財力(金錢)等;無形的資源則指社會價值、意識型態、信念、專業技術、知識概念、社會關係與社團號召等。Compton(1980)指出在助人過程中常用的工具有:內化的知識(技巧)和外在資源,可見「社會資源及專業知識」與「技術專門服務」的重要性;而「資源管理」是一種有效運用所能,取得資源以達成組織目標,所採取的行動策略。Lin等人(1981)則提出:運用資源網絡可將各種社會資源,透過社會關係中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連接,形成社會連帶;讓行動者間經由直接或間接關係連結起來,在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間,形成系列網狀的資源網絡關係,這也是一種「社會資源的管理策略」。Super(1950)認為個人隨著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演進,不同年齡者會有不同的人生目標,其將人的生涯分成5個階段(引自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民97)。本文依此闡述社會資源管理教育的課程方案規劃如下。
一、成長與探索階段
14歲前為「成長階段」,此階段多處於萌芽期,通常渴望認識新事物;15至18歲為「探索階段」,對生活情境中的事件,開始累積自己觀點。本文參考12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分述國小階段、國中階段與高中階段如下:
國小階段的學習內容「2c-II-1蒐集與整理各類資源,處理個人日常生活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多元機構與設備,尋找自己所需的報章、雜誌、網路等,或透過實際觀賞、表演、體驗等方式,發現適切使用各類資源與社區機構的方法,樂於主動嘗試運用於個人生活或學習中。「2c-III-1學習分析與判讀各類資源,規劃策略以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引導學生藉由實際演練,了解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在生活上的運用,進而比較各類資源的優缺點。
國中階段的學習內容「Ca-IV-1個人與家庭生活的金錢及時間管理」,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合宜的方法管理金錢、時間等資源,透過金錢、時間等資源管理的能力,提升個人與家庭的生活品質。「Ca-IV-2消費管道的分析比較、資源運用與風險評估,以及合宜的消費行為」;引導學生學習分析實體或網路等各種消費管道之優缺點,有效蒐集、分析及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合宜的判斷與消費決策。
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Ca-V-1時間、精力管理與生活品質」,引導學生學習善用資源與管理技巧,提高時間密度、妥善分配精力與適度休閒。「Ca-V-2家庭財務規劃與管理」,引導學生學習了解收入與儲蓄的重要性,建立理財認知,認識常見的金融商品,妥善規劃與管理家庭財務。「Ca-V-3消費者行為與文化」,引導學生學習探究消費者權利與義務,討論品牌、服務、行銷、意識形態、文化等因素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引導學生學習探究各項消費的安全考量,如商品的安全性;新型態消費模式的安全性,如網路付款協定與避險等。
二、建立與維持階段
高中以上至24歲階段為「婚姻與家庭建立前期」,由個人生命經驗出發,以家庭生活為核心,培養個人資源管理知能的學習與成長;並且創造與經營「新家庭」所須具備的生活資源管理能力。因此,「社會資源管理教育」之教材內容須包含實作活動,以提升個人家庭生活經營之實踐能力;並能融入健康生活資源、生涯發展資源、環境資源保護、消費資源教育、資訊科技資源的獲得與判斷等重要概念與實踐能力。
25至44歲為「建立階段」,多數人希望擁有一個安定職位,積極與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建立關係,許多人在此時步入婚姻與家庭;45至64歲為「維持階段」,個人通常會有一定的職場歷練,更專注於自己感覺重要的事物上,有機會發展新技能,也較能夠接受自己的極限。Huebner(1975)提出課程應從「技術價值」中解放,關注個人與環境的互動品質;若據此應用於「社會資源管理教育」的課程規劃為:鼓勵學習者透過閱讀、對話,運用想像力表達想法、分享生活經驗。家庭教育課程以「全人教育」的理念,肯定學習者行為的意向性、目的性與創造性,重視學習者的主體意識與生活經驗;透過師生共創活動,引導學習者主動參與知識建構,建立個人的生命意義、開發潛在能力。
三、人生的衰退階段
65歲以後為「衰退階段」,多數人逐漸退出職場,朝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努力,更專注於經營工作以外的角色,例如陪伴家人、朋友或獻身社會公益等。「退休資源」是個人達成需求與生活目標的一種整體能力,Leung與Earl(2012)提出「退休資源」包含:身體資源(肌肉力量等)、經濟資源(薪資與養老金)、社交資源(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情感資源(情緒與感覺)、認知資源(信息加工速度、記憶等)與動機資源(自我效能感)等六項,退休者擁有的資源越多,退休調適得越好,對退休生活的滿意度較高。若據此應用於「社會資源管理教育」的課程規劃,須包括上述六項個人內在退休資源進行自我檢視、鍛鍊保持與運用現況的討論,並了解內政部頒定的老人福利法(老人福利法,民109),依全人照顧、在地老化、健康促進、延緩失能、社會參與及多元連續服務原則的各項服務措施,包括了對失能之居家老人所提供10項居家服務;為提高家庭照顧老人之意願及能力所提供的15項社區式服務;以及為居住機構之老人多元需求所提供之10項機構式服務,並另外有大眾運輸工具優待、參觀康樂文教設施優待、老人健康檢查及保健服務、輔具之評估諮詢與補助、居家消防安全宣導與諮詢等資源。
Wang與Shi(2014)指出:資源是一個群體的概念與各種資源間消長互補,個體在退休轉折期的初期,如資源沒有經歷劇烈的變化(因個體成功的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和活動),則退休者的幸福感就不會有顯著地改變;如資源明顯地減少,則對幸福感造成負面的影響。傳統的家庭教育課程研究,偏重於政策性的、顯而易見的向度,家庭教育的教學設計、課程實施與績效評鑑,往往容易忽略教材教法中,個人自身獨特的生命經驗。Smith(1998)強調「想像文本」的運用,教師可轉化個人需求與幻想力量,作為改變教室真實情境的教學策略,運用「虛擬情境」與「想像世界」來激發學習者思考,並且透過自身經驗的連結或同儕經驗的分享,進而引發抽象思考,以及探討社會資源管理問題的解決之道。
參考資料
老人福利法(民國109年05月27日)。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民97)。生涯輔導(二版)。新北市:空大。
Compton, A. (1980). Developments in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anxiety, 1926-1980. In: Anxiety and Stress, ed. R. Schlessing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uebner, D. (1975). Curricular language and classroom meanings. In W. Pinar (Ed.),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s. (pp.217-237). Berkeley, CA.
Leung, C. S., & Earl, J. K. (2012). Retirement resources inventory: Construction, 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1(2), 171-182.
Lin, N., Ensel, W. M., & Vaughn, J. C. (1981). Social resources and strength of ties: Structural factors in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393-405。
Smith, C., L. K. (1998). Fiction, Fantasy, and Femininities: Popular Texts and Young Woman's Literacies. In Carbon, Apple, ibid.
Wang, M., & Shi, J. (2014).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retirement. Annu. Rev. Psychol, 65, 2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