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壽松老師
【適讀對象】專業人員
【十大類別】多元文化教育
臺灣自1990年代以來,社會環境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社會成員的組成加入了新住民(周麗端等,2013)。依據內政部移民署(2022)的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0月底止,因婚姻來臺的新住民有57萬5,779人,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2.48%。臺灣人口族群愈來愈多元,新住民子女在臺灣校園學生的占比中也越來越高。
以109學年度為例(教育部,2021)。如圖1所示。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學生合計30.5萬人(含幼兒園),占全體學生人數的7.3%。該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住民學生人數分別為大專校院6.8萬人(5.6%)、高級中等學校7.7萬人(12.7%)、國中5.5萬人(9.1%)及國小8.4萬人(7.2%)。觀察103學年度以來的變化,新住民學生比率大致呈現增加的趨勢,而大專校院及高級中等學校新住民學生各增加6.5萬人及5.2萬人,尤為明顯。
圖1
全國大、中、小學新住民子女學生人數分析
資料來源:教育部 統計處及終身教育司(幼兒園、高級中等學校及大專校院,根據學籍檔與內政部移民署新住民子女檔進行比對而得)。
由此看來,目前臺灣各級學校的學生族群越來越多元,教師如何因應多元族群學生一直都是很大的挑戰。我們相信每個族群都有獨特的需求,對學校教育、教師教學和課程教材的反應也各不相同。學校與教師如果了解這些需求,有效因應多元的學生族群,不但能給學生最大的協助,也能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
沙拉碗和拼布的多元文化觀點
幾十年前,我們對於多元族群是採取同化大熔爐(melting pot)的思維,認為不論新住民是什麼根源或文化都應該成為臺灣人;然而現在臺灣的社會看待文化差異已能尊重文化的多元性,這個觀點比喻為沙拉碗(salad bowl)和拼布(patchwork)。
大熔爐如同將不同金屬一起放入熔鍋中混合成新的金屬一樣,比喻為在各種民族或族群混居的都會中,由主流民族文化不斷地影響和同化,將不同文化融合成新的主流文化,已不符多元文化觀點。相對於大熔爐,沙拉碗內可有蔬果、蛋、豆腐、起司片,搭配通心麵、南瓜、地瓜、馬鈴薯等組合而成一道美味可口的餐點,在碗中各個食材仍保有各自不同的風味。拼布如同以絲、麻、棉、毛等線材,按照設計的圖譜一塊一塊編織拼接起來,做成實用性或藝術性的布藝作品。沙拉碗和拼布比喻為一個多元文化社會能與不同文化交織,同時保持其原有的身分,擁有共存的各個族群、各種語言和各樣文化的原形。
職是之故,沙拉碗和拼布的多元文化觀點,強調每個文化雖然隸屬於整體主流文化,但同時也保有新住民獨特的認同,就像沙拉碗當中的所有食材各有不同的風味,也像拼布作品當中的所有線材各有不同的風采。此多元文化觀點,與強調將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的大熔爐思維形成鮮明的對比。
兼顧有形和無形的文化差異
文化可視為人類整體的生活方式,多元文化代表文化的差異和多樣性,此多樣性顯現在一切食、衣、住、行、思想、信念、價值觀到角色認同,都是由文化所決定。以食的方面為例,有些族群認為的人間美味,有些族群不一定會喜歡,例如鴨仔蛋(越南多選用受精約20天,小鴨形體較明顯的鴨蛋)是越南人的聖品,大部分臺灣人可能望之卻步。
有形的文化差異容易察覺,例如食物和衣著方面,但無形的差異往往習焉不察,例如在態度和習俗方面。怎樣才是合宜的行為,每個文化都不盡相同,例如來自中東的同學受邀到臺灣同學的家中作客,而臺灣同學常抱怨中東同學不懂事、不賞光,我們花了許多時間準備美味佳餚招待他們,但中東同學卻客氣的拒絕,一口也不吃,事後了解中東文化才知道,身為客人應該要婉拒招待,等到主人再三敦請,才可禮貌的表示感謝和接受用餐。
文化回應的教學展現
不同的學生可能適合不同的學習風格,同樣的,不同文化和族群學習方式也可能不同,故教學方法應該包容各種不同的學習風格,這是差異化教學的精神。但是,有時我們在無意中會傳達族群優越感的訊息,也就是以我們的文化視角去判斷別人的文化意涵,或是輕蔑別人文化的習慣,都是族群優越感的負面例子。於此,我們應該檢視自己的信念,是否正確看待文化的差異?
身為教師更應檢視自己的信念,修正多元文化觀點,正確看待文化差異。亦即教師在教室內的教學及活動進行中能夠清楚族群文化的結構,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上考量到學生的文化背景、學習風格和溝通方式,以學生的母文化作為學習的媒介和橋梁,協助不同文化的學生能夠公平的去追求卓越的表現。總而言之,多元文化教學首要是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提高各族群學生的學習成就,其次在消除偏見和歧視,培養積極的族群態度,使族群和諧均衡相互依存,最後更要促進對不同族群文化的了解,肯定文化多元的價值,反省自己尊重文化差異的能力(陳奎憙等,2000)。
新住民子女的機會與挑戰
學校中新住民二代正逐漸增加,文化多樣性產生了挑戰與機會:不同族群聚在一起可能產生的偏見是一種挑戰,導引對不同文化族群的相處合作卻是一種機會。新住民及新住民子女雖屬於少數族群,反而因語言、文化風俗之不同,顯現有別於主流文化的美麗色彩。
「差異只是不同,而非優劣;多元更是美麗,而非缺陷」,正是因為有差異,讓我們有機會去學習理解和尊重與自身不同的存在,欣賞不同文化之美,也反思自身文化之價值。讓文化差異不只是熔爐般融合在一起,而是如同沙拉碗與拼布,在保有各自文化的特色中,讓臺灣建構一個新住民子女充滿美好故事敘說的地方。
參考資料
內政部移民署(2022,12月8日)。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按證件分。取自https://www.immigration.gov.tw/5385/7344/7350/8887/
周麗端、何慧敏、魏秀珍、洪敏琬(2013)。親職教育。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教育部(2021)。109學年度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臺北市:教育部。
陳奎憙、高強華、張鐸嚴(2000)。教育社會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