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品盈老師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專業人員
【家庭生命週期】八、老年生活
親眼看著你嚥下最後一口氣,我感覺到乘載著我倆的人生列車,也隨著你的離去,發出巨大聲響。失去你而脫離軌道的我,驚覺終點是否也即將到來。
國外學者Homles與Rahe(1967)於其「社會再適應量表」研究中發現,在成人生活裡以配偶死亡為其最大的壓力事件。人在面對失去摯愛的痛苦時,有著複雜的情緒與感受,可能是捨不得對方的離去,也可能是怨恨老天爺的不公平,但無論如何,情緒的波濤洶湧,都可能讓喪偶者處於極大的困境中。
精神科醫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和大衛.凱勒斯(David Kessler)(2006)曾提出「悲傷五階段」,即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及接受。這五階段不只適用於面對死亡,也同樣適用於生命歷程中的各種挫折與災難。對於喪偶者來說,面對配偶的病痛(意外)與死亡,會經歷否認事實,自責感或憤怒,或是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期待和上天討價還價,在發現無法改變時感到空虛、沮喪、憂鬱,最後只能接受殘酷的現實。
每個人的哀傷經驗或許不盡相同,可能依序經歷這五個階段後恢復正常生活,可能前後徘徊於各個階段無法離開憂鬱的泥沼,也可能是完全沒有上述反應輕鬆度日,也或許在不自覺中延宕了自身的哀傷反應。當有一天,那些以為永遠都會陪在身邊的人,忽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是用靜默掩飾著無邊的傷痛,還是哭泣終日痛不欲生?死別是一個很需要事先預備的功課,不論是捨不得的放手,或是在驚愕中的被迫分別,哭過、悲過、痛過,日子還是一樣要過。
梁珪瑜(2021)指出對高齡喪偶者來說,有較高的機會將失去配偶的傷痛變成持續的哀傷,導致鰥夫或寡婦在配偶過世的第一年有較高的死亡率。哀傷的情緒會改變自體的免疫功能,並提高心血管風險,也會提高罹患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可能。沒有人能躲得掉死亡,這是生命必經的歷程,唯有讓自己過得更好,才是對離世者最深的愛。
趙可式(2014)在其安寧照護的相關演講與教學中提出「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的「四道人生」,這看似簡單的話語,卻是死者與生者送給彼此最後也是最珍貴的禮物。不論我們面臨的狀況是陪著配偶一起經歷最後一段人生路,或者是經歷喪偶後的自我修復過程,道愛、道謝、道歉及道別都是可以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有個適當出口的方式。
(一)道愛:向對方表達關愛的真心話,勇敢說出自己的愛意。在西方文化裡對愛的表達毫不吝嗇,但在東方文化則很難自然表達愛意,將愛說出口可能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愛是生命的力量,愛可以讓對方知道他在我們心中的意義,愛可以讓人勇敢放下對生命的執著,或是懷抱著愛的力量繼續前行。
(二)道謝:謝謝對方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曾經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或許是謝謝曾經在風雨人生道路中的陪伴,沉澱在記憶深處的那些溫暖;也或許是感謝配偶給予的挫折與磨練,讓我們變得更為堅強。
(三)道歉:在生命中寬恕、原諒對方的錯,也請求對方原諒我們曾經的錯誤,釋放彼此的虧欠與內疚。這些陳年的傷痛深埋在心中,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淡然,若能在說出道歉後釋懷,也才能放下心中的糾結與遺憾。
(四)道別:真誠地向對方說再見,謝謝對方曾經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請彼此安心,繼續屬於自己的生命旅程,讓生死兩相安。
四道人生的順序每個人可能不同,道謝與道愛須要視時機表達,而道歉則是多數人最困難做到的。這四道人生的習題,並非面臨生死關卡才需要解決,其實無時無刻都可以進行,這樣無論我們何時離開這個軀殼,都能減少心中的遺憾,也能充滿感恩的離開。而當我們所愛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我們也能做到這人生的四道,相信也能幫助自己的心情逐漸恢復,撫平無邊的遺憾。
除了透過四道人生抒懷之外,我們還可以透過「3T」來紓解喪偶後的悲傷情緒。
(一)Talk(談論):可以與同是喪偶的朋友聊聊,將自己的思念、委屈、埋怨通通說出來,一則可讓情緒有個出口,透過同溫層的朋友感同身受自己的失落,接受我們的悲傷,知道自己不是唯一過不去這個坎的人;二來可以透過傾聽者的討論與回饋,借鏡對方如何度過喪偶的歷程,讓自己看到不同視野裡的應對方式,進而調整自己的情緒。最怕悲傷到連說出口都感到困難,而將情緒深埋心中,往往容易因心理的悲傷積累成身體的疾病。
(二)Tear(眼淚):哭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過度的傷悲可能連哭泣的力量都沒有,我們可以透過大叫、流淚將心裡的憂鬱、焦慮或是無助通通發洩出來,情緒宣洩後,更有勇氣向前走。哭泣並不是示弱,反而是幫助自己變得更堅強。
(三)Time(時間):時間是治療傷痛的良藥,時光的流逝可以沖淡並治療心中的哀痛,而這並不是要我們試著遺忘離開的人,而是選擇重新前進。但若此悲傷情緒一直無法隨著時間而好轉,則需要尋求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協助,適當的醫療是恢復正常生活的必要處理。
在靈魂脫離肉體,永遠的出走之後,有時外在的儀式,是為了讓活著的人安心,並有勇氣帶著愛和回憶繼續前行~正如若能為你做任何未完之事,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幸福。這樣的想望,對於心有遺憾的人,具有象徵式的意義,也能讓未竟的情緒找到出口,找到重新審視關係與自我的機會。
參考資料
柯澍馨(2005)。特殊家庭資源管理。在林如萍等編著,家庭資源與管理(頁300-301)。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梁珪瑜(2021,6月21日)。生命中難以承受的慟~談高齡者的喪偶與哀悼反映。臺北市:康健雜誌。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98. 2021-06-21。
趙可式(2014)。照護基本功:趙可式教授實作教學。臺北市:華杏出版社。
Kübler-Ross, E., & Kessler, D.(2006)。當綠葉緩緩落下(張美惠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Holmes, T. H., & Rahe, R. H. (1967).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2), 21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