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趙品盈老師
【適讀對象】專業人員
【十大類別】情緒教育、失親教育
「老師!宸宸(化名)又丟玩具了。」幼兒園老師趕緊來到宸宸的身邊,發現他正站在一旁,神情有些倔強。老師輕輕地彎下腰,與宸宸保持了一段距離。宸宸的眼神中有些無助,他好像努力地想要抑制自己的情感,不讓淚水流出。老師的心情也變得複雜,因為他知道宸宸的媽媽半年前離開了人世,宸宸可能還在悲傷和適應的過程中。老師想要對宸宸說些話,但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回應他的行為,怕自己的言語會進一步觸碰到他內心深處的傷痛…
一個生命的終結,可能是另一個生命打起死結的開始
艾瑞克.羅夫斯(1997)指出,當兒童面對親人的離世,內心的恐懼往往大於哀傷。孩子們會認為自己因親人的死亡而失去保護,有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也將遭到死神的召喚,或認為親人的死亡是因為自己的不乖所造成,這些念頭往往讓孩子無所適從,感到強烈的不安與害怕。
蘇絢慧(2008)提到,悲傷是失親時最自然的表現。所謂的悲傷,不單是指難過的情緒,而是泛指遭遇失落後,在生理、心理、認知行為等方面的整體反應。在悲傷中,各種情緒反應都有可能產生,自責、害怕、恐懼、震驚、否認、麻木、空洞、哀傷、沮喪、憂愁,甚至是生氣、憤怒等情緒都可能伴隨悲傷而來。故事中的宸宸就是以憤怒的行動,來表達失親時的複雜感受。
沒有表達出來的悲傷,可能是持續的悲傷
兒童面對悲傷的複雜反應若無法被大人們察覺,可能會被大人們視為無理取鬧,導致兒童更加壓抑自身感受,進而引發更多問題行為。而善於隱藏情緒的孩子,可能在表面上看起來平靜無波,但其實是封閉自己的內心,將自己禁錮在恐懼憂傷的深谷裡,讓他人難以靠近。
面對悲傷,我們要哀悼與消化(蘇絢慧,2008)。當失親的孩子被周圍的親友鼓勵:「你要勇敢、要堅強,不要哭,要趕快長大、要乖」,這樣的說法往往讓人更隱藏內心的悲傷與無助,而不去感受這些難過,彷彿不說、不看、不聽、不想,悲傷就不存在。
我們也經常會有一個迷思,認為孩子難以理解死亡;或是認為悲傷的感受是短暫的,只要日常生活照常運作,不需要特別去和兒童談及死亡。同時,成人也不想再透過談論這個話題,讓大家一直沉浸在失親的苦痛中。但拒絕情緒往往導致孩子,甚至是大人自己都被囚禁在不被了解的悲傷及痛苦中,造成的傷害反而比原先的失落更大。
悲傷是一個需要關注才能治癒的傷口,若要協助孩子面對悲傷情緒,我們需要理解孩子面對悲傷的方式,他們可能沉默不語,或是暴躁易怒,這些可能都是孩子因應悲傷的反應。這會仰賴身為大人的我們,如何為孩子建立一個可以安全釋放情緒的關係和環境,陪同孩子走過悲傷的情緒。
心理治療師Worden(2020)認為悲傷復原有四個過程,分別是接受失落的事實;體驗悲傷的痛苦;重新適應失去親人的新環境;將情緒從失親中抽離,重新投入生活。我們可以透過這四個過程來陪伴孩子經歷失親之痛。
(一) 陪同孩子接受失落的事實
不管孩子在幾歲經歷這些悲傷,他們都需要去了解死亡的意義。不同的年齡對於死亡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們需要用孩子能夠懂的語言為他們解釋。以幼兒園的孩童為例,我們可以嘗試說:「就像我們種的花朵,有時候會開得非常美麗,但過一段時間後,它們會漸漸凋謝,不再那麼鮮豔。人也是一樣,我們有一天會停止生活,像花朵一樣休息。」引導孩子理解死亡的樣貌。
若孩子對死亡有一些想像與害怕,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嘗試說出來,例如:「有時候,死亡可能會讓我們有很多困惑。你知道嗎?就算大人也會覺得困惑,如果你有想問的,可以隨時問我們。我們會盡量幫助你明白。」
我們也可以挑選一些談論失親的繪本,來和孩子共讀,幼兒園階段的兒童以動物繪本為主,小學的學童可以以人物為主角的繪本,例如《你到哪裡去了?》(Ou es-tu parti)或《恐龍上天堂:了解與面對死亡的最佳指南》( When Dinosaurs Die)等。這些故事以動物擬人化的方式描述死亡的概念。協助失親孩童了解親人離世是怎麼一回事。
透過這些說明和開放的態度,能夠讓孩子逐漸理解失親與死亡是怎麼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陪同孩子去理解這些複雜的感受。
(二) 伴隨孩子體驗悲傷的痛苦
孩子在遭遇失親的悲傷時,可能會產生胃痛、作噩夢等身體症狀,或是成績退步、對身邊的人產生敵意等生活適應出問題。他們的內心可能正忍受悲痛的侵襲,極度的哀傷影響著他們的行為。
當孩子有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時,我們除了照顧身體的不適外,也可以陪著孩子,讓他們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和體驗這些悲傷的痛苦。這些能夠被好好表達出來的悲傷,將能協助孩子消化悲傷的情緒。你可以說:「不論你現在感受到什麼,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你感到難過,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你感覺好一點。」讓孩童知道我們會陪伴著他一起去面對。
年齡小的孩子若還無法適當的使用語言或是文字表達自己內心的悲傷,我們也可以藉由畫畫的方式,讓孩子利用象徵性的活動,表達出他們內心的悲傷。例如,引導孩子將想像中的死亡畫下來,讓孩子談談圖畫裡的東西。繪畫可以營造安全的空間,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出自身的情緒。
若是孩童因為情緒而有不恰當的行為,例如摔玩具、對他人遷怒等,避免給予壞孩子的標籤,我們可以接納他的主觀情緒,也引導他用更好的方法來抒發。若是他有害怕其他親人離開的恐懼,協助他在某些特定的時間與親人聯絡,安定他的內心。
(三) 協助孩子重新適應失去親人的新環境
保持日常活動和常規對於穩定孩子們的情緒、減輕焦慮感有所幫助,我們可以建立固定但有彈性的時間表,包括吃飯、睡覺、上學、玩耍等活動。這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穩定和可預測的節奏,讓他們感到安心。
除了時程表外,我們也可以繼續保持一些生活儀式感或習慣,例如晨間活動、晚間故事時間等。這有助於讓孩子的生活逐漸產生穩定感。除此之外,也可以嘗試與孩子一起討論並確定重要的事項,例如用餐時間、洗澡時間、一起出遊的規劃等。這有助於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期待發生什麼事情。
保持日常活動和常規不僅有助於孩子穩定情緒,還可以幫助他們適應環境的改變。同時,要理解孩子可能需要適應的時間,不要強迫他們過快地適應新的情況。
(四) 引導孩子重新投入生活
我們不需要停止對逝去者的愛,但要為這份情感與思念找到一個安放的位置,同時也將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帶回現在的生活情境。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參與活動,例如安排戶外遊戲、露營或是參與手作類型的活動等等,讓孩子有機會將重心從思念親人,轉為投身於當下的生活體驗。
耐心接納與陪伴是最重要的,不論是陪伴孩子面對失落情緒、引導孩子經驗悲傷,或是幫助孩子重新建立失親後的生活。這些都需要我們大人一同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為孩子營造出愛與信任、安全的氛圍,讓孩子有機會面對失親的悲傷,也慢慢消化這些感受。
參考資料
蘇絢慧(2008)。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台寶瓶文化。
Worden J.W.(2020)。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第五版)(李開敏、林方皓等譯)。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8年)
Rofes, E. E.(1997)。與孩子談死亡:一本由孩子寫給孩子的生死書(洪瑜堅譯)。遠流。(原著出版於1985年)
Goldman, E.(2001)。打破沉默-幫助孩子走出悲傷(陳重仁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