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麗端老師
【適讀對象】專業人員
【十大類別】人口教育
一、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定義:
依據國際定義,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超高齡社會的定義如下:
(一)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稱之。
(二)高齡社會(Aged Society):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14%稱之。
(三)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20%稱之。
二、臺灣高齡人口的變動趨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療的普及發達與個人的平均壽命延長,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在1993年,臺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超過7%,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而在2018年超過14%轉為高齡社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2022),我國將於2025年高齡人口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同時預估在2050年,高齡人口將達到最高峰,占總人口約36.6%(圖1)。
此外,國家發展委員會依據人口推估,比較2070年與2021年14歲以下幼年人口、15-64歲青壯年工作人口、65歲以上高齡人口,發現2070年幼年人口將減少148萬人、青壯年工作人口將減少872萬人,而高齡人口將增加264萬人。
三、高齡人口變化對家庭的影響
高齡人口不斷提升,對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帶來影響,以下簡要說明高齡人口變化對家庭的影響。
(一)家庭結構改變,帶來家人互動的改變
人口結構的老化,使得家庭結構,從過去「金字塔型」(pyramid structure)(Bianchi, & Casper, 2005)的家庭人口結構,轉向「豆莖式家庭」(beanpole family)(Bianchi, & Casper, 2005;Meil, 2006)。所謂金字塔型家庭人口結構,指的是年紀大的「祖父母世代」人數很少、「父母世代」較多、「孫子女世代」更多的家庭結構形式;而豆莖式家庭,正好與金字塔形式家庭相反,指的是年紀大的「祖父母世代」人數較「父母世代」人數多,而「父母世代」的人數又比「孫子女世代」人數多的家庭結構形式,形成整個家庭呈現像「豆莖」般的瘦長形。高齡人口增加,造成家庭結構改變,家庭中老幼相處與互動的時間拉長,家人互動品質牽動著高齡者的健康老化。
(二)扶老比及扶養比增加,青壯年家人負擔變重
一個社會的發展,最主要是依靠15至64歲青壯年工作年齡人口投入生產以促進經濟發展、帶動整個社會發展。當人口持續高齡化,意味著青壯人口負擔將愈來愈上升至2040年的50.5%、2070年的84%;換句話說, 2020年每4.5個青壯年工作人口扶養一個老人,估計到2040年每二個壯年工作人口負擔一個老人,到2070年,則是1.2位青壯年工作人口即需負擔一位老人。
另外,雖然扶幼比負擔自2020年後下降,但將扶老比加上扶幼比之總扶養比亦年年增加(圖2)因此,當青壯年人口愈來愈少,將對社會發展形成極大的衝擊。
四、面對高齡人口變化,家人的積極作為
面對高齡人口持續增加,因應的作為包含個人、家庭、社會、國家等層次,以下聚焦在家庭可以採取的積極作為,簡述如下:
(一)了解高齡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發展與需求
老化是一生當中隨時間變化而形成的正常過程,其發生包括身體、心理及社會的改變;這些改變會對行為和適應力產生影響作用(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所以家人需與高齡者維持良好互動,以了解家中高齡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發展與需求,經營健康的家人互動與環境,以降低高齡者疾病或失能的風險,維持生理健康;保持心智與身體之功能,維持心理健康;持續參與社會活動,維持正向社會互動關係。
1. 生理需求:高齡者生理老化指生理功能衰退,包含身體在基礎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骨骼與肌肉等衰退,這些衰退常導致身體各方面功能受影響,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家人若能了解並提供適合地家庭支持,以協助高齡者在生理自然退化的狀況下,仍能保持較佳的生活品質。
2. 心理需求:高齡者在生理老化的過程中,常會因身體機能衰退,導致負面情緒、自我價值低落,若家人積極了解高齡者的心理狀況與需求,讓高齡者肯定自我的價值,維持心理健康。
3. 社會需求:歐盟將2012年訂為活躍老化年,更進一步以「就業」、「社會參與」、「獨立自主生活」,以及「活躍老化潛力與支持環璄」四個層面為其指標架構(Zaidi & Stanton, 2015);其中在社會參與層面,家人可鼓勵高齡者參與學習,特別是在資通訊技術(ICT),學習以科技產品維持人際、家人互動;參與志工服務,使高齡者運用自身能力、技術與經驗,持續社會參與及社會貢獻,提升自我價值。
(二)投入高齡者的自我照顧
除對高齡者的關懷外,家人也必須積極投入高齡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發展,如鼓勵高齡者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均衡營養、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以達成活躍老化(Active Aging),準備好照顧自己或照顧配偶。
參考資料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4871/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人口推估。取自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81ECE65E0F82773F
Bianchi, S. M., & Casper, L. M. (2005). Explanations of family change—A family demographic perspective. In V. L. Bengtson, A. C. Acock, K. R. Allen, P. Dilworth-Anderson, & D. M. Klein(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y & research(pp.93-118).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eil, G. (2006).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beanpole kin structure on exchanges between generations: The case of Spain.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7(8), 1085-1099.
Zaidi, A., & Stanton, D. (2015). ‘Active ageing index 2014: Analytical report’, report produced at th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ageing,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der contract with UNECE (Geneva), co-funded by 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 available at: http://www.southampton.ac. uk/assets/sharepoint/groupsite/Administration/SitePublisher-document-store/Documents/aai_repor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