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順發校長
【適讀對象】社會大眾、專業人員學習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重要人口指標報告內容,我國2020年新生兒總出生數僅16.5萬人,總生育率僅剩0.99,意指平均每一婦女一生生育不到一個孩子。在此少子女化的時代背景下,子女勢必將成為家中最受關愛的男女主角,獲取家庭大部分的資源與關注,然而,過度投注於呵護子女的成長,卻容易導致孩子人格特質如哆啦A夢裡的大雄一樣,缺乏自主能力(葉卉軒,2021),因過度的關愛所衍生的不合理期待,亦將造成親子間互動衝突的持續增加。
過親子對話共構子職,體驗家人心關係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釋義內容:「子職」是指子女對家長所應盡的職責。在每個家庭發展階段中,子女被期待著肩負不同質量的子職內涵,透過子職實踐歷程,與家人互動成長,建構正向家人心關係。相關研究曾指出:子職知覺的高低是青少年初期孩子能否與家長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因素,子職知覺越高者,其子職行為的表現也越正向,子職行為表現有所提升之同時,親子關係的發展也將更上一層樓(吳順發,2010)。在此基礎下,如能從小透過親子共同對話,建構彼此認同的子職內涵並於家庭生活中加以實踐,將有助於家人正向互動關係之發展。
未來在親子對話的切入點上,可先從親子互動過程所關注的發展議題出發,參考以下四個面向內涵做討論,同時對應家庭發展現況做微調,以建構最適合家庭發展需求的子職內涵,內容如下(吳順發,2010):
1.陪伴體恤與溝通分享:家長生病時能陪伴及照顧、幫忙家長分擔家務工作、站在家長立場為他們著想、體恤家長對自己教導的用心、主動與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及感受、分享生活點滴及學習新知等。
2.情感支持:悅親心、滿足家長的情感需求、隨時關心家長的心情感受、感謝家長、讚美家長、給予家長正向情感回應等。
3.獨立自制:養成良好習慣、保持端正品德、行為表現合宜有禮、克制自己的衝動情緒、愛護自己的身體、注意自身安全、學習與人和諧相處、友愛兄弟姊妹、謀求自我充分發展、照顧自己不讓家長擔心等。
4.傳訊安心:出辭入告、使家長無憂、告知家長自己外出的行蹤及活動內容、讓家長了解自己的交友狀況、讓家長了解自己的生活情況、與家長保持聯繫使其安心等。
子職實踐─從生命發想,從生活做起
透過親子對話共構子職內涵,能提升孩子對實踐相關內涵的認同感,同時
建立家長對孩子行為表現的適切期待,引導彼此在家庭生活中,學習如何適切履行自己的角色職責,進一步預備未來扮演好各項角色的素養。
學齡階段是孩子獲取學習能力及成就感的關鍵時期,就筆者過往的相關研究與方案實作經驗,家長應可善用此時機,加以引導孩子進行子職學習與實踐,而綜合其具體作法,筆者提出可以「TEAM」這個英語單字做拆解討論,以家庭團隊概念出發,從生命發想,從生活做起,其解釋如下:
Time(掌握時間):有關子職實踐之引導,可以一天的時間序或相關節慶切入思考引導,讓子職的實踐結合生活運轉,更貼近於日常,如:與孩子談談從上學前到放學回家後之生活自理與家務協助,或藉由過年等節慶引導孩子說出對家人的感謝等,把時間概念導入引導子職實踐,將能更貼近生活的想像。
Embrace(擁抱機會):擁抱每一個難得的生活或生命經驗,透過機會教育引發深刻的子職學習經驗,可讓相關的學習實踐更加有感,如:當家中長者生病住院時,家長能適切與孩子討論當前家庭發展現況,引導其表達對家人的關心與照料並主動照顧好自己的生活,類似生命經驗之體驗與對話,將成為孩子學習子職的最佳養分。
Anticipation(實踐期待):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最佳學習楷模,家庭生活中與上一代互動的樣貌,是孩子們學習的最佳範本,也是實踐我們對孩子期待的最適舉措,如:週末早起之時,為人家長者可帶孩子主動聯繫關心祖父母輩是否已吃過早餐,約定共餐時間並協助備妥後,便可來場三代同堂的甜美早餐饗宴。
Memory(共創回憶):為每次孩子正向的子職實踐留下印記,鼓勵並強化其行為表現,除能共創家人美好回憶外,同時也逐步在建構世代相傳的家庭核心價值,如:運用臉書記錄孩子反哺新知識予祖父母的片刻,寫下孩子的心得感想與祖父母的回饋語言,可深化祖孫間的情感交流,為家人關係做存款。
結語─大手牽小手,家庭幸福樂
共創家庭責任共享的新時代來了,子職是孩子在家庭發展歷程中,第一個角色學習機會,透過大手牽小手的模式,適切引導其從子職學習與實踐做起,相信將有助於延展其未來在親職等角色上之賦予與實踐,讓家庭幸福樂的圖像世代永流傳。
參考文獻
吳順發(2010)。國中子職教育課程實踐對父子親密感影響之研究~以子職知覺為中介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嘉義市。
周麗端、唐先梅(2018)。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參考大綱。教育部委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參考大綱研修計畫」結案報告。
葉卉軒(2021年08月14日)。親子陪伴兩極化 過猶不及養出大雄。取自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54/1807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