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賴惠德老師
【適讀對象】專業人員
孩子不太會唸書、不出人頭地行不行?在2020年上映的一部日本電影《淺田家》,改編自日本知名攝影師淺田政志(阿志)真人實事的一部電影。片中阿志一家四口一直過著平淡快樂的生活,經歷阿志課業成績不太好、阿志想學爸爸拿相機拍照、阿志在攝影專科學校及工作上接連遭遇挫敗,而頹廢喪志、…,家長對於阿志和阿志哥哥,始終是站在支持、勉勵、鼓勵探索的角色,從來不加責罵…。從電影中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身心和生涯發展,其實是有著非常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一、天性與教養
是什麼因素成就了孩子一生的發展?影響因素主要有二:一是遺傳,二是環境;此亦即所謂天性(nature)與教養(nurture)的相對影響:遺傳秉賦設定了孩子生理、心理的基本特徵與範圍,而環境則決定孩子的實際發展是趨近上限或下限。每個孩子各有其易感性(susceptibility)─包括優點,如智商、正向情緒、…等;脆弱點,如身體羸弱、不討人喜歡、…等,但實際的發展表現,還是要成長環境的有利或不利程度來決定。一個典型的有利環境是:更有責任感與更具包容力的家長,將更有利於孩子發展為一名身心健康的人。
二、嬰幼兒期、兒童早期
(一)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
性別不是單一概念,在遺傳基因上的差異,主要是在DNA第23對的性染色體是XX或XY。在母體子宮前六週的男、女胚胎,生理構造並無差異存在,該一胚胎會發育成女生或男生的體徵構造(如小雞雞),是大約自第八週開始,睪固酮的分泌量所決定;如果睪固酮的量不足,那麼不論染色體是XX或XY,胚胎終將發展成女性的體徵與生殖器構造,到成人後亦然;因此在國內外都有多起不孕夫妻案例,經遺傳基因篩檢才發現如太太的染色體是XY、或先生的染色體是XX,當然不會懷孕。至於性別概念,嬰幼兒約在6個月,可以藉由臉部及聲音來區分眼前大人的性別,大約4歲時能理解性別的穩定性;至於心理上的性別角色認同,它是有生物遺傳基礎,未來到青少年期具抽象思考能力時方更為確立。
(二)自我的形成與發展
在《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紅心國王告訴小白兔「從起點開始…」。人一生的旅程,都與我們如何定義自己脫離不了關係。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大約是在嬰幼兒12個月大時開始發展,到19~30個月大時,兒童開始使用描述性的詞語(如好的、乖的、…)來表述自己,顯示個體正在形成他的自我印象。家長如能給予孩子更多溫暖照顧及正面回應,將更有利於孩子正面自我意識的發展。
(三)情緒與社會性的發展
嬰兒甫一出生,就會用哭來表達需求或情緒。沃爾夫(Wolff)研究區分嬰兒的哭有四種類型:(1)飢餓的哭;(2)生氣的哭;(3)疼痛的哭;(4)挫折的哭。您是否能分辨嬰兒的不同哭聲呢?其次,出生後不久的嬰兒就會有自發性微笑,它是皮下神經系統自發活動的結果;到大約出生第3週,嬰兒在照顧者逗弄她時,會作出微笑的回應;大約1個月大時,嬰兒會有更多社會性的微笑。
(四)陌生人焦慮與分離焦慮
陌生人焦慮(stranger anxiety)是指約莫8~9個月大的嬰兒,在有不認識的人走近時,他/她開始會有警覺地避開。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指嬰兒在她所熟悉的照顧者離開時,會表現出難過的心情不忍分離。分離焦慮大約是在6~8個月大開始出現,14~18個月大時達到頂峰,然後在接下來的幼兒期和童年期,應該要逐漸下降。
(五)依附及依附類型
哈洛夫婦(Harlow & Harlow)在以小印度恆河猴人工媽媽的系列實驗發現,並非有奶便是娘,而是溫暖的擁抱與觸覺接觸,才是情感連結的重要基礎。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依附理論指出,依附(attachment)是嬰兒在生命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建立的親密情感連結,且它是個體日後的親密關係與社會關係模式的重要基礎。因此,家長若是能夠親自照顧並參與到嬰幼兒的成長,那將會更有利孩子發展出正向情感、並更有利於孩子未來親密關係及社會關係的健康發展。
三、學齡期的發展
(一)生理發展
相對於前一階段來說,6~12歲孩童的身體發育明顯減緩;但6歲時一看是個小孩子,到12歲時就已經像個小大人。而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的資料顯示,此階段為快速成長期,平均每年以5到7公分的速度成長,並因性別而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女性身高與性發展早於男性。
(二)認知發展
兒童後期小學階段的孩童,在認知發展上是來到皮亞傑所謂的具體運思期。在這個時期,個體必須依靠具體事例來從事推理思考,較難理解抽象的概念與世界;因此,國小階段的國語、算術等教科書,多會提供具體圖像或圖案來協助孩子學習。家長、師長如果能提供孩子透過視覺、聽覺、觸覺、…接觸更多具體事例,將更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
(三)心理社會發展
依照艾瑞克森的理論,小學階段孩童在心理發展的關鍵課題是「勤勉─自卑」的發展。在此一階段孩子世界快速擴展到家庭之外,如果孩童在課內外的學習或遊戲,多半是成功的,那麼他就能發展順利,而形成勤勉奮發的態度;反之,如果失敗次數太多,將可能造成孩子發展障礙,形成失敗感及自卑。因此,家長應多關注及經營此一階段孩童在課內外活動的成功─失敗情況。
四、青少年期的身心發展
(一)生理發展
青少年期男女在生理方面,由於生長激素與性荷爾蒙(睪固酮、雌二醇等)的大量分泌,他們在情緒上特別容易躁動及焦慮,對於性的渴望與風險,比人生其他時期都要更為強烈。
(二)認知發展
在認知發展方面,依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青少年的認知發展是由具體運思期進入形式運思期,開始具備抽象思考的能力,除了能有系統的提出假設、驗證及推理,抽象思考能力還讓青少年可以不須親身經驗,就能去設想及理解過去、現在、未來之間的關係。但是,艾爾肯(Elkind)指出,青少年依然處於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他們大多只能從自己立場來理解問題及需求,而無法悉心兼顧他人的不同需求與立場。
(三)少年維特的煩惱
1774年歌德(Goethe)出版了《少年維特的煩惱》,他化身為書中的男主角維特,深刻描繪出普遍存在於青少年們的兩個失落:一是不可能得到完滿結局的瘋狂愛戀,另一是對成人世俗虛偽世界的失望。此外,普遍存在於許多青少年的兩個情緒特徵是:⑴心靈空虛(feelings of emptiness):覺得人生缺乏意義與目的;⑵孤寂感(Loneliness):由於正經歷角色轉換與友誼關係上的變動不安,就算有伴或在人群中依然感受到距離和抑鬱。青少年可能因為心理上的孤寂,而非了解合宜的親密關係發展,便投入於性行為。
(四)自我認同的挑戰
艾瑞克森(Erikson)提出在青少年期發展的關鍵課題是自我認同。自我認同(self-identity)或稱自我統合,它是關乎「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我如何去?」。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尤其是在中下層社會,男孩、女孩早就跟隨家長工作、下廚、或照顧弟妹、…,而這些工作在成人後,多數人並沒有太大改變;但當代青少年多循常規接受教育,與成人後踏入社會的職業生涯,將是截然不同的艱困挑戰。
(五)青少年不投入學習
史騰柏格(Sternberg)在1996年研究發現了美國青少年有超過1/3的學生完全不投入學習、只有2成家長持續關注參與子女的學習情況,即表示了嚴重的擔憂。2011年上映的一部電影《人間師格》(Detachment),更大膽描述了一所瀕臨倒閉的美國公立高中的失序與不堪。臺灣地區少子化,加上社會風氣變遷,學校教育功能日趨形式化及式微;近十年來,本文作者走訪北部超過三十多所公私立中學,臺灣地區青少年不投入學習的情況也同樣正日益惡化;家中如有青少年孩子,家長宜更進一步參與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
五、結語
了解子女身心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常模(發展的時間表),有助於家長正確把握子女的發展進程,並能及早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青少年期是人一生投入最多學習時間、也面臨更激烈競爭的艱難時刻;成績優異、或成績低落的青少年,其實各有各的挫敗與徬徨。家長宜提供更多接納、鼓勵、與支持,幫助孩子了解並接納個人自己的限制或不足,與自己過去曾經經歷的挫敗和解,才能腳踏實地的邁向未來生涯之路。
參考文獻
陳育堯譯(2013)。愛麗絲夢遊仙境(原作者:Lewis Carroll)。臺北:寂天文化。(原著出版年:1865年)
ETtoday健康雲(2017年08月27日)。結婚3年不孕..老婆竟是男的!「假兩性畸形」GG短小像陰蒂。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997239#ixzz77EspY7rk
陳雅芳(2019年05月31日)。影/夫妻不孕揭謎底 竟是罕見XX男人症候群。NOWnews 今日新聞。取自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qGOrgx
教育部體育署(2014年11月26日)。學童養成運動好習慣。取自https://www.sa.gov.tw/PageContent?n=1535
Boyd, D., & Bee, H. (2016). The developing child (13th). Singapore: Pearson Education Asia.
Horowitz, F. D. (2003). Child development and the PITS: Simple questions, complex answers, and developmental theory. Person in the Street. In M. Hertzig & E. Farber (Eds.), Annual progress in child psychiatry and child development: 2000~2001 (pp.3-19). NY: Brunner-Routledge.
Ogden, C. L. (2004). Mean body weight, h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United States 1960-2002 (No. 347).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Shaffer, D. R., & Kipp, K. (2014).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th). Singapore: Cengage Learning Asia.
Sternberg, L. (1996). Beyond the classroom: Why school reform has failed and what parents need to do.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