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多元家庭影片導讀手冊(電子書)
P. 33

第四篇 ・  帶媽媽出去玩  ・ 老年失智,誰來照顧?
























                                  兒子為逃離長期照顧的苦,遺棄了失智母親,著實讓人感到難過與遺憾。當照

                              護者獨自一人、全天候地照護失智的親屬,不僅照護品質堪慮,日積月累的壓力更
                              為照顧者帶來嚴重的身、心煎熬。片中的夏昌明,正是被長期照顧壓得喘不過氣,

                              又為了要回應社會期望男人能扛起家計,單一照顧者     的他有苦難言,最終演變成
                              「長照悲歌」,這也更加凸顯長期照顧亟需社會支持系統與外部資源。



           長照中的性別與階級議題




                              1. 女性失智者 VS. 男性照顧者


                                  隨著臺灣地區衛生和醫療的進步,老年人口比率持續升高,人口老化成為目前

                              臺灣地區公共衛生及社會經濟上的課題之一。據估計 65 歲到 85 歲的族群中,有 5%

                              到 15% 的人會有阿茲海默症,且隨著年齡增加,患病的機會也明顯的增大。失智症

                              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在失智症患者中約有六成是屬於阿茲海默症(亦稱老年
                              失智症)(Alzheimer’s Disease)。多數研究顯示,在阿茲海默失智症的女性所佔

                              比例高於男性。此外,由於傳統的性別角色與性別分工,有著「照顧女性化」的現象,

                              男性從事相關照護工作或擔任家庭照顧者的較女性少,尤其當男性因照顧而事業停

                              滯甚至失業,由於不符合社會對男性事業有成的期待,可能受到異樣眼光或輿論壓
                              力。

                              2. 弱勢家庭的長照困境


                                  對於身處經濟弱勢的家庭來說,家中有失智症患者,長期照顧的重擔不管落在

                              家庭中任何成員身上,都是一種人力的長期負荷,對於家中經濟,無疑也是雪上加

                              霜。尤其,重度失智症患者更需要的是全天後照護及醫療團隊持續的治療,假使家

                              庭受限於經濟條件而無法將照護工作託付給看護工或機構,又或不知道如何尋求協
                              助,或社福資源取得困難,那麼長照帶來的各類壓力會使家庭陷入困境。因此,如

                              何協助弱勢家庭取得長照、社福與醫療資源,是很重要的課題。

                                                                                                                   33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