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性平季刊 NO.89 附錄:老師可以這樣使用季刊-影像資源大盤點
P. 3
तйΆྌ 2
性別開麥拉—男孩影展
四、性別與民俗/宗教
52 期 我和我的《家好月圓》︱周旭薇
52 期 女生正步走—牽手催生女主祭︱楊靜怡
69 期 家國與自我—《茉莉人生》的啟示︱鄭美里
五、親密關係、暴力與身體
49 期 愛,如何發聲?怎麼練習?—從《愛的發聲練習》尋找獨立自主、平等的親密關係︱陳怡君
50 期 《Last Friends》永遠的朋友—談暴力與尊重︱蘇郁智
51 期 《鴻「孕」當頭》 —青春嘿咻的人生課題︱賴友梅
56 期 從《青春水漾》談性教育工作者的期待與焦慮︱莊淑靜
60 期 《臉紅的夏日》談性別的自我了解與身體意象︱楊雅慧
61 期 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 ?—從《歡愉的代價》談色情議題的教學︱游美惠
六、情感教育
58 期 超越「追」與「被追」—尋找性別教育的著力點(電影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游美惠
60 期 從《PS 我愛你》和《記得我愛你》探討愛情的失與得︱陳家琳
65 期 《初戀那件小事》 —愛情習題中的性別意涵︱江映帆、李依穎
70 期 愛、曖、礙、哎!從《他其實沒有那麼喜歡妳》看親密關係︱蔣琬斯
七、性別、母職與婚姻移民
63 期 《金孫》裡的女人群像︱周旭薇
65 期 《金孫》社區映後迴響—與社區婦女談《金孫》︱楊佳羚、龍從雲、許美珠、賴秋伶
66 期 印尼咖啡、臺灣滋味:新移民的小確幸—《黛比的幸福生活》︱羅惠文
68 期 透過《Class 303》看見移動的國度︱黃敏玲
73 期 印度電影《救救菜英文》:文化歧視下的母職圖像與增權可能思考︱陳昱名、連家萱
84 期 內/外人:從電影《野蓮香》看新移民女性在家庭裡的雙重困境︱蘇婷玉
八、性別政治
55 期 《拼圖女王》—家家有個瑪莉亞︱黃斐新
59 期 要麵包 ? 還是要情人?(導演的家國四部曲:家在何方、阿嬤的戀歌、思念之城、麵包情人,
本文主要以《麵包情人》為主)︱李靖惠
64 期 《海鷗食堂》樂活、夢想外、沒說的事︱黃斐新
64 期 飛越希臘,跟著《香料共和國》旅行去︱陳盈敏
67 期 伊朗姊妹越界看球記(電影為《越位女球迷》)︱蕭昭君
68 期 從電影《錢不夠用 2》反思照顧者女性化的問題與改變契機︱陳昱名、連家萱
80 期 《無臉的歲月》:照護責任如何成為女人生命中的悲劇?︱林駿杰 (放在媒體識讀單元)
86 期 銀髮旅遊:電影《金盞花大酒店》中性別、種族與階級的交織︱遲恒昌
87 期 《RBG:不恐龍大法官》 —女權及性別平等演進之反思︱范勝雄 (放在研究星探單元)
90 期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旅行」 —從《人生最棒的旅程》討論障礙者的性/觀光︱遲恒昌(放
在專題單元)
♥
132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