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我和我的孩子-青少年手冊2023
P. 35
我不能接受孩子認同的 □ 1. LGBTQ 族群包含女同性戀者 (Lesbian)、男同性戀者 (Gay)、
雙性戀者 (Bisexual)、跨性別者 (Transgender) 與概指所有認為
性別與性傾向,該怎麼辦? 自己不屬於傳統性別或是認為上面所述的類型都太過侷限的人
(Queer),有時候 Q 也可以表示正在摸索自己性向的人 (Question)。
□ 2. 現今科學已證實非異性戀者是人類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
□ 3. 非異性戀者與異性戀在各方面均相同,且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
□ 4. 對非異性戀者的負面看法部分來自社會排斥、法律歧視、刻板印象。
以上選項你都不了解,那我們就來看看接下的說明喔 !
● 面對不一樣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孩子,我該怎麼辦?
① 讓孩子了解自己第一次知道時很驚訝,反應可能不夠正向,但會學
習接受與了解他們。
② 雖然家長因信仰與價值觀,無法自在與孩子討論他們不同的性別認同
及性傾向,但至少應尊重孩子的決定,並試著改變自己價值的框架。
③ 對孩子來說,必須要經歷非常難熬的歷程,才有勇氣坦白,家長應
給予更多的傾聽與同理。
④ 協助孩子找到正向的典範,可以幫助孩子看到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也能夠讓家長自己更加認識這個族群。
⑤ 向孩子表達自己無條件的愛,若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一個擁抱也能
夠表達對孩子無條件的愛。
⑥ 家長還是無法理解 LGBTQ 族群,可以尋找相關資源。
為什麼我的孩子是 LGBTQ 族群?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
LGBTQ 的孩子可能是來自各種不同的家庭,單親、雙親、隔代
教養,不同文化、經濟背景,沒有任何研究能夠指出家長的教養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有推出「LGBT 資訊專區」的網站,網站內包含了
非異性戀者在戶政、社福、醫療、親職等方面可能需要的資訊,家長
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性別認同及性傾向,也沒有任何研究指出基
可以多加利用。此外,除了上述的公部門資源外,也有民間的資源提
因會影響到孩子的性別認同及性傾向,家長只需要知道我的孩子
供家長使用,如非異性戀孩子的家長諮詢專線、家長支持團體以及
即使向我坦白了,他還是那一個我所愛的孩子。 家長個別諮詢會談等等。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