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I
P. 75
1. 價值信念
華人社會的價值信念主要為團結合作、興盛家道及繁衍家族的價值。
華人文化重視家庭內的團結互動與合作信念(李美枝,2002);華人文
化著重關係的和諧,華人總會特別重視家人關係內的互動,家人關係必
須擺在個人發展之前,所以在重要的節慶或儀式活動中會期待家庭總動
員,例如中秋節代表「月圓人團圓」,而家庭內部成員的出席則代表著
家庭內部的凝聚力,同時也是興盛家道的重要指標。此外,家族內部中
有承襲的概念,家庭中的長子與長孫背負著繁衍家族信念的重要代表,
所以家族內有著「重男輕女」以及「長孫『捧斗』(閩南語,喪葬儀式
之一)」的文化傳統習俗。
2. 關係結構
華人文化中的集體主義概念,著重「義務取向」為首要的人際道德
(許詩淇、黃囇莉,2009),義務取向強調個人在人際中的「角色」、
「關係」及對應的「義務」(黃光國,1998),也就是每個人都必須擔
任好自己在家庭內的角色,「嚴父慈母」正是代表著家庭內的父母親角
色分配與個人義務,亦即父親角色必須嚴格、母親角色則必須仁慈慷慨;
以下將分別由角色階級與男性優勢、重視向心或一體感來加以說明。
(1)角色階級與男性優勢
「關係主義」是華人心理學研究之基礎,角色責任乃個人於家庭、國
家與天下間的個人角色扮演,在達成自我角色義務之下以維持關係的和
諧(陸洛,2007);也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好好扮演自己在家庭內的角色
任務,我們必須同時扮演著家庭內的子女及學校的老師不同角色,而扮
演好家庭內子女位置的孝順義務,才能夠維持家庭關係;扮演好學校老
師教授課程的角色才能維持社會文化下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的義務以維持社會關係。在傳統華人文化的概念下,重視家庭中發揮個
人的角色,盡到個人角色的義務與責任,例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強調每個人在自我角色上具備的任務與責任,個人在家庭中亦需發揮個
人的家庭角色(張雅淳,2017)。華人傳統文化概念下的家庭角色,代
表每個人在家庭中都必須各司其職,尤其過往在農業社會中,家庭是父
權制與父系繼承的,男性有絕對優勢的角色與位置,男性擁有支配性之
權威,婦女、兒童需順服父權;父親必須具備父親的威嚴、擁有父職的
傳統責任,父親不應該跨越父親的角色而與子女太多互動,必須維持個
人的絕對威嚴;子女則必須順從、不得頂撞父親的意見。
(2)重視向心或一體感
華人傳統認為團體成員重視團體的福祉勝過個人的利益(吳煒聲
譯,2016),也代表著華人文化重視自我與關係的和諧與整體性,尤其是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