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跨界的幸福(二)
P. 178
相當地新鮮。臺灣有各種不同的社會 這個地方終究還是個「外國人」,而
運動,與馬來西亞禁錮的政治氛圍大 不歸屬在臺灣原生族群之中。
相逕庭,就連身邊年輕學子們身上所 從在馬來西亞被馬來族人排擠、
湧現的青春與單純,也讓克發相當地 到新加坡成為類二等居民、現在在臺
驚訝。 灣變成了「外國人」,克發總是站在
不同於大部分馬來西亞大學生為 強勢族群的範圍之外,就連他自己也
現實所迫的選擇,臺灣學子們擁有較 不禁自嘲地說:「其實從以前就一直
多的選擇權,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 受到不平等待遇,現在都已經被不平
慢慢地去考慮自己的未來與方向。 等習慣了,當作沒看見就好了。」但
不過,對當時已經接近三十歲、 克發並沒有因此而沮喪,反倒再次發
↑勘景中的廖克發導演。( 廖克發∣提供 )
並且半工半讀的克發來說,刻苦的生 揮好奇心與同理心,開始探討像他一
178 179
活,讓他沒有餘裕融入周圍的環境之 樣身在主流族群之外、或是身在社會 埋藏許久的話題,以及質詢對環境的 困境的無助與驚慌。整部電影背景雖
中。此外,克發獨特的馬來西亞華人 邊緣的人們,究竟是如何生活?他們 疑惑。 然都在大都會之中,但每個畫面所散
跨界的幸福 樸質與情感的局外人鏡頭
身分,以及長年旅居外地的關係,也 心裡真實的聲音又究竟是甚麼?這些 發出的濃厚疏離氣息,卻又能讓觀眾
讓他不由自主地將關懷的目光,朝向 他渴望了解的問題,成為他創作的底 ̮҅٫ਖ਼᙮ٙ௴Ъ༩ᇞ 感受到強烈的孤寂與冷冽。會選用這
二) (
了社會的底層與邊緣。當其他同學正 蘊與題材。而站在局外人的位置,反 樣的角色與題材,是因為克發在接觸
在創作浪漫愛情劇碼的時候,他已經 倒能讓他不落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 2008 年,仍在就學中的克發完 了臺灣學生之後,發現臺灣雖然很先
將鏡頭轉往了勞工與新住民。 之中,客觀地著眼於每個人物的深層 成了第一部的短篇作品《鼠》。短短 進,但年輕人卻因為活在臺北這樣的
某次拍片的時候,劇組同學突然 心理,並講述表象背後的人生故事。 十分鐘的影片,克發用平鋪直敘的手 大都會之中,因此必須不斷想辦法讓
向他說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們這些 隨著領悟並接受自己再次成為 法,講述了一位家中有鼠患的臺灣空 自己看起來很先進獨立,但心中卻又
人都很幼稚很天真?所以才不跟我們 「外國人」的那一瞬間,克發終於明 姐,以及她即將墮胎的故事。雖然對 不斷地否定自己以及環境,所以才創
一起混?」這句話,讓克發赫然體會 白且掌握了屬於自己獨有的文化位 一般的觀眾來說,整部影片僅有最後 作了這個故事。
到,原來在不同的背景下長大,竟然 置,開始正式地朝向「電影創作人」 的殺鼠畫面較具衝擊性,但克發巧妙 無助、驚慌、孤寂、冷冽,雖然
可以讓學習同樣知識的人們,有所不 的路途,踏出了僅有局外者所能擁有 地藉由捕鼠器捉鼠的情境,連結空姐 描繪的主題是如此的黑暗且強烈,但
同。讓他再次理解到,即使同樣身為 的獨特腳步。他開始用自己所解讀的 面臨墮胎的心理狀態,並利用最後鏡 克發並沒有在電影中放進太多屬於強
電影學習者、同樣身為華人,自己在 畫面,描繪想傳達的思緒、吶喊心中 頭的畫面張力,傳達出兩者同樣陷入 烈情緒的鏡頭,反而是用質樸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