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我和我的孩子_青少年版帶領人手冊
P. 67
名稱 活動內容 分鐘 器材
(1)家長應正視問題不要否認與忽略孩子的情緒,也要避免反
效果的溝通,例如嘮叨、斥責、禁止等。
(2)家長應留意孩子行為上的變化,例如放棄一向喜愛的活
動,或是性格上的轉變,如外向的孩子變得退縮等,此時
一定要提出來跟孩子討論,真誠表達關心。
(3)接納孩子情緒,從「傾聽」開始,當孩子能夠被包容、自
己的想法及情感被聽見,情緒才能獲得適度地發洩。
(4)如發現孩子有自我傷害的行為時,家長應找出問題行為背 15
後的原因,多傾聽、多同理來回應孩子。
(5)當以上的方式都不能夠解決時,可先跟學校的導師或輔導
老師談談,必要時也可以向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兒童青少
年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尋求諮詢。
(6)多數青少年出現情緒問題,很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造成孩
子的壓力,請坦誠檢討家庭現況,必要時全家一起接受專
業輔導。
二、上上下下
1. 觀看「療癒冷靜瓶」 與製作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Msj9peRzCo0
主 1. 瓶子
題 2. 沙拉油
活 3. 開水
動 4. 深色色
素
5. 攪拌棒
2. 以冷靜瓶的概念說明美國社工師黛比.達納 (Deb Dana) 的
6. 滴管
「神經系統梯子」
(1)上層 ( 空氣 ):社會連結狀態感到安全平靜、能夠思考、想 30 7. 金蔥粉
8. 三個裝
要與人互動
(2)中層 ( 油 ):感到身體充滿能量、焦躁,藉由「行動」幫助 飾小
物(彈
你攻擊或逃離威脅
珠、塑
(3)下層 ( 色素水 ):感到生命危險、覺得被困住、感受到身體 膠塊、
很沉重、麻痺、失去能量與連結,呈現凍結癱瘓狀態
3. 家長分享自己現在在哪一層 ? 身體的感受為何 ? 保麗龍
球)
4. 哪些事情會讓孩子來到中層 ? 哪些情況會使孩子掉到下層 ?
5. 帶領人邀請家長練習呼吸法一分鐘 ( 呼氣時間為吸氣時間 2
倍 ) 後分享身體感受。
三、一起往上爬
1. 說明「協同調節」(Co-regulation) 的目的:幫助孩子調節身
心,讓自己回到梯子最上層。 20
2. 分享以 3R 原則「協同調節」的方法:
(1)Relate( 連結 ):信任的人陪伴同理孩子內心感受與核對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