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性平季刊 NO92 我是媽媽,我需要社會看見我:女性肢體障礙者的母職經驗
P. 1
專題企劃 /「媽」的力為校苦力 : 多元家庭與家長的子女學校教育參與
我是媽媽,我需要社會看見我:
女性肢體障礙者的母職經驗
黃珮婷
串門子社會設計有限公司執行長
我小時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吵架,是媽媽來參加我的班親會,那一次是在兒童
樂園玩遊戲,但是媽媽沒有辦法到爬梯上完成任務,我對著她大哭,說我討
厭她,那一次她默默流下眼淚,我至今都很後悔。
這是我的一位朋友回憶過去與肢體障礙者母親的生活經驗,一場希望增進親子情感
互動的校園活動,突顯了身心障礙者社會參與的困境與挑戰。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在「習
以為常」的生活過程中,人有個別差異、不同的需求?同樣地,作為身心障礙母親的孩
子 ,我的母親也從未參加過我的學校班親會、畢業典禮,直到她出席我的研究所畢業典
禮,終於消除她在我的求學生涯「缺席」的遺憾。
1950 年代小兒麻痺病毒肆虐於美國及英國,臺灣則於 1950 年後病例增多,每年大
約有50至300個病例,截至 1958 年,共有 760 起病例,其中死亡個案為 196 例,死亡
率達 25.8%。由如此高的死亡率來推測,實際發生的病例應當更多 ( 丘秀慧,2002)。我
的母親在 2 歲左右,因為感染小兒麻痺病毒,高燒不退,造成肌肉萎縮,開始她的障礙
人生,雖然後期因為疫苗問世,小兒麻痺症的盛行率獲得控制,但這群因患小兒麻痺症
的肢體障礙女性,她們所歷經的生命過程和社會交織下的互動,需要社會透過釐清和梳
理來加以理解,喚起社會對於肢體障礙女性的關注。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