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學示例第3冊: 主題軸三 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
P. 41
05
情緒領航員
活動設計
活動二:情緒觀察員 次數 1 2
課前準備:2-3 對「互助領航員」小組為一組。
1. 分組活動:每位組員分享「情緒搜捕手」(附件 5-3)內容。 7'
2. 全班經驗分享與討論: 11'
口語評量
(1)你在遊戲中產生哪些正面情緒?當時發生什麼事? 說出自己及他
(2)你在遊戲中產生哪些負面情緒?當時發生什麼事? 人的正負向情
緒、產生原因
(3)你與夥伴在遊戲中扮演不同角色,你們產生的情緒有哪些
與察覺線索。
相同或不同?產生相似或不同情緒的原因可能是什麼呢?
你怎麼知道的?
3. 小結: 2'
情緒產生的背後都有相關聯的想法,情境、情緒和內在想法間有連結。
人際互動時,彼此的一舉一動會相互牽連,情緒的產生是對應於另一個人的,
就像生氣,不只是對某件事情生氣,更是生氣的人與被認為是引起生氣的那
個人間的關係。也就是說,情緒被引發,可能與自己想要的有關,好比與好
友相約早起跑步,卻沒聽到鬧鐘聲,因失約於朋友而「沮喪」;若是自己與
好友相約,好友晚半個鐘頭才出現,因此「生氣」朋友不重視約定,這是自
己的情緒由他人引發 ; 但有時候自己說或做的事情讓別人感覺不舒服,當自己
發現後反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也就是情緒的產生,有與自己的期待有關,有
由他人引發產生,也可能是自己說的話或做的事,引發他人的情緒,再影響
自己的情緒。處理情緒以前,可以透過行為反應,先覺察自己或他人的情緒
是什麼,釐清造成情緒的原因,察覺產生的情緒後,才能因應或調適此情緒。
• 教學叮嚀:若擬融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可於活動二觀察男、女學生碰到同一
情境的情緒反應有無不同,並讓他們說說為何不同。藉此了解情緒反應除個人
特質外,還可細膩地發掘無形中是否受傳統文化對不同性別期待的影響,以此
融入「E10 辨識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與人際互動」。
二、單元評量
活動名稱 評量目標 評量方式(工具)
活動一 認識正負向情緒及引發原因,並覺察自 實作評量(附件 5-3
情緒搜捕手 己與他人的正負向情緒。 「情緒搜捕手」)
活動二 認識正負向情緒及引發原因,並覺察自
情緒觀察員 己與他人的正負向情緒。 口語評量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