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跨界的幸福(一)
P. 204
父是越南籍神父,主持的庇護中心收容在 ̬˙జٙሖ͛
臺灣遭遇家暴、失婚、工傷、官司纏身的
越南移工。 成露茜社長說:「你們真的很奇怪!
廖雲章時常聽她們分享生命故事,也 為什麼要她們學中文?認為她們學好中文
鼓勵她們把中文學好,才能改善在臺灣的 就能改善在臺灣的生活?這其實是『中文
生活,可是她們常覺得中文很難。廖雲章 霸權』,妳應該用她們看得懂的文字辦一
心想:移工在臺灣時間不長,又一直在工 份刊物給她們看!」
作,很難學好中文。回到報社,她告訴社 成社長大器地表示,立報有印刷廠、
長成露茜說:「真的很沮喪,每個人都說 編輯及軟體,張正又會越南文,就用立報
中文好難!我們好像薛西佛斯,每一天推 的資源辦報。她自掏腰包 50 萬當印刷費,
著巨石上山,隔天又回到原點,真的很枉 辦成功了,張正就會有薪水,失敗了就當
204 205
然!」 作經驗。對廖雲章和張正來說,這是難能
↑廖雲章參加「移工要休假」遊行。( 廖雲章∣提供)
跨界的幸福 四方情深夢圓外婆橋
張正和越南朋友不斷高興地用越南語大喊 能煮出那麼多道菜,而且好吃得不得了! ↓小瓦斯爐變出美食的魔法。( 張正∣提供)
「一、二、三,乾杯」。她問張正:「你 雖然沒有太多的語言溝通,但在這樣的家
們只能一直說乾杯,沒有其它語言,會有 庭被接待,那種情感交流的溫度,讓她非
心靈交流嗎?」張正說:「沒關係啊!其 常感動。在這次的聚會中她有一種體會:
實純粹人的情感交流,不一定需要語言。」 我在這裡看到越南朋友的缺乏,也看到自
廖雲章強調:「語言完全不是人際溝 己的缺乏。
通的障礙,偏見與歧視才是。」這也鼓舞
她在兩年之後獨自前往胡志明市學習,並 ᑡГН{{୦ೌпช
以「與其走遍一座城,不如好好認識幾個
人」當作其著作《流浪西貢100天》的結語。 回到臺灣後,張正繼續學習越南語,
廖雲章回憶,當時語言不通的她被朋 想藉此進一步認識和幫助在臺灣工作的越
友的太太邀請一起做菜,兩個女人蹲在地 南移工,夫婦倆每週三到桃園天主教庇護
上切菜,她發現:一個小小的瓦斯爐,竟 中心「阮神父」那裏當志工教中文。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