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我和我的孩子_青少年版帶領人手冊
P. 45

方案名稱:責任在我心


          附件 3      文章分享








           家務的教育/ Mayi



             日本學校一年有好幾次的課堂參觀,老師和學生照常上課,家長就一字排
           開站在壁報板前安靜觀課。我留意到孩子的書桌下有兩條毛巾,用衣夾夾好,
           像我們洗衣服會晾乾一樣,只是換了地方在自家書桌下。



             我好奇,放學後我問兒子:「在書桌下那兩塊布,有什麼用途?」兒子說:

           「打掃課室用的。」我問:「那為什麼有兩塊?」兒子說:「輪流用,濕了一
           塊明日乾了就用。」我打趣說:「可否偷懶不打掃的?」兒子一臉認真:「當
           然不可以!先打掃自己地方,再打掃在自己附近的走廊,之後老師會檢查。偷

           懶不乾淨的話一看就知道了!」



             幾天後,我想起兒子在校園裡穿的「白飯魚」(「白飯魚」是香港的戲稱,
           日文稱為「上履き」(うわばき,uwabaki)/「体育館シューズ」(たい  い
           くかん  シューズ,taiikukan syu-zu))已經好幾個星期沒有帶回家洗了。我

           吩咐兒子務必要帶白鞋回家,媽媽要洗,否則臭死了。他說:「我已經洗了。」
           洗了?那是一對鞋,  不是毛巾。怎洗?「老師帶我們全班到天台洗,洗後放
           在天台晾乾。」有沒有用洗衣粉、肥皂?「有。先用刷擦乾淨,再洗走所有泡

           才合格。洗後要用力捏,才可以晾。」我一臉狐疑。「不用擔心,我洗得很乾
           淨,不會臭的。」兒子樣子很滿足, 好像完成了創舉一樣。



             有言日本人學校重自理能力培養先於學術。幼稚園完全沒有功課,回校就
           是唱遊、聽故事、畫畫、做勞作、玩耍。幼兒班開始,小孩要會學會運動後要

           自行換衣服、綁鞋帶、扣鈕、自己用筷子吃飯、吃飯後抹枱、放學前抹地。到
           高班,老師更會叫家長只預備白飯,小孩會在老師陪同下用刀切食材、開爐煮
           咖喱。幼稚園的三年間學會什麼呢?在大人眼中都是很小的事,可是卻是小孩

           一生受用的常識與能力。到小學,自理能力的訓練仍然繼續,只是難度高了而
           已。
















                                                                                                                40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