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性平季刊 NO92 我是不及格的家長?單親父親參與學校教育的經驗
P. 8

專題企劃 /「媽」的力為校苦力 : 多元家庭與家長的子女學校教育參與









                      然而,為了配合學校作息制度的編排,親師協作的過程也容易受到挑戰。單親父親
                  即便透過外包策略延後子女放學時間,仍然有難以準時接送子女狀況。家長與老師之間
                  一旦發生協作的衝突事件,單親父親參與學校教育的過程經歷斷裂經驗,除了加深了協
                  作的困難感,進而影響親師協作關係。


                        我說老師你可不可以等我一下,等到五點,不要!因為這樣子我跟他吵架,
                        後來我就在電話裡面,起碼你也同情一下我是個單親,難免有一些不便,他
                        說你不行啊!這樣子耽誤到我的上課時間。(2016.08.23,小奕爸爸 )


                      老師對於參與協作角色與態度,影響著單親家長協作的經驗與意願,學校對於家長
                  參與制度的編派與推崇,除了影響著勞動階級單親父親的參與經驗,同時也箝制著老師
                  在親師協作中所能付出的心力,面對高度參與且善於協作的中產階級家庭,以及經歷參
                  與困境的勞動階級家庭,親師協作方法的調整與應變,對於老師也是另一種考驗與壓力。


                   三、誰製造了「不及格」家長?

                       學校對於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的方式有其預設的標準,排除了勞動階級單親父親
                   的參與經驗。藍佩嘉 (2017) 提及,當代新興的教養腳本透過悉心規劃子女教育活動以及
                   培養溝通、講道理的親子互動方式,都與非主流家庭的現實狀態有所距離,當政策制定者

                   忽視非主流家庭的困境,則可能將這些家庭貼上特定的標籤。


                       Lareau (2003) 在《不平等的童年 : 階級、種族與家庭生活》(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一書中提到,學校在教學使用的語言、價值以及行為都
                   與中產階級的文化慣習較為相近,中產階級的母親通常也能夠控制學校活動的運行,並
                   積極為自己的子女要求客製化的資源及關注,而勞動階級的家長,則少為子女提問或是

                   要求學校。
















                                                      54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