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6.4家庭展能親職教育方案帶領人手冊
P. 224

方案重點內容





                  壹、親子溝通五撇步


                       親子溝通時有五個撇步(圖 10),說明如下(方雅惠,2010):

                  一、不加入己見的主動傾聽
                       要讓孩子開口向父母說話,父母要先表現出願意、樂於聽孩子說話的樣子;父母
                  可以用手勢或其他肢體語言表現接納,也可以向子女說:「多說一點吧!」、「我還很

                  好奇你的其他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主動傾聽」。傾聽的過程中不可帶入自己
                  的想法、情緒或意見,並要用自己的話重述一次子女的想法,讓子女覺得父母有聽進
                  並且瞭解自己的感受。

                  二、用同理心辨識孩子的情緒

                       除了不加己見的接納及重述孩子說的話,更進一步要能辨識孩子的情緒,並且不
                  可以壓抑孩子的情緒。例如孩子生氣時,父母可以說:「你現在很生氣,是不是?」
                  當孩子受傷時,也別急著安撫孩子「不痛不痛」,而要試著覺察孩子的情緒,並同理
                  他的情緒及感受,讓孩子感受自己與父母很貼近。有時情緒抒發了,問題也迎刃而解。

                  三、多用「我……」傳達正確訊息

                       父母在與子女對話時,可以使用以「我」為開頭的語句(即「我訊息」)來表達
                  內心的想法與感受,讓孩子瞭解父母的想法。有時候,「你」開頭的句子會變成在指
                  責對方的不是,或是在無形之中把責任推給對方,因此需要善用「我訊息」,明確的
                  表達自身的想法,也鼓勵子女誠實表達自身的感受。

                  四、以正面鼓勵培養孩子的堅韌能量

                       最能產生正向力量的溝通是鼓勵,父母要在子女身邊鼓勵子女,讓子女知道「父
                  母永遠跟子女站在一起」!如此,當子女遭遇逆境時,會更有堅韌的力量向前進。但
                  是父母的鼓勵需要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不切實際的讚美反而會害了子女。

                  五、表達愛之語以預防憎恨恐懼

                       父母要能無條件的愛子女,讓子女在愛中成長,當子女心中充滿了父母的愛,才
                  能預防子女有憎惡、恐懼等等的情緒問題,父母也才能更深入瞭解子女。而每個人都
                  有自己習慣感受愛的方式(即個人所屬的「愛之語」),父母要找到子女的習慣方式,
                  才能讓所表達的愛確實傳達給子女。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