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6.4家庭展能親職教育方案帶領人手冊
P. 226

(五)心到—關心包容

                         適時主動關心家人,能讓家人感受到愛與照顧;而包容家人的過錯,則讓家人
                    體認到即使犯錯,也能被接受與原諒,無須隱瞞,進而使得溝通能更加真誠、無礙。
                    譬如在家人遭遇挫折時,安慰支持家人;或是當家人勇於認錯時 , 接受家人的道歉。

                  二、正向鼓勵

                       何慧敏(2015)談到,父母需要學習看見子女的亮點、鼓勵子女,以協助兒童認
                  識自己、發揮潛能、激發勇氣、相信自己;藉此,兒童能確實感受到父母的愛,親子
                  關係也會更加幸福。父母在鼓勵子女時,需要注意下列要點(何慧敏,2015):

                  (一)要對子女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父母可以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來瞭解子女,如:幫孩子洗澡、餵食、一起做家
                    事、一起玩耍、共進晚餐、共讀繪本或出外郊遊等活動,都是瞭解子女的好機會。

                  (二)學習觀察子女的行為與表現
                         父母要試著觀察子女,從中發掘子女的特長與能力,練習肯定子女的貢獻與看

                    重子女的努力,強調並告訴子女「過程」勝於「結果」。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兒
                    童透過父母看見自己的優點、特質、進步與能力,進而逐漸建立自我概念、自信與
                    勇氣,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並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三)學習具體描述子女的行為與表現
                         鼓勵(例如肯定子女的表現或努力、給予信心、表達接納等)都需要具體描述
                    行為。當父母鼓勵的話語有根據,子女才知道哪些行為受到肯定,也瞭解他的行為
                    帶來什麼影響,他才會逐漸朝正向方向發展。

                  (四)練習增加自己的「形容詞」詞彙

                         特別是正向的詞彙,「好、棒、厲害、讚」這些詞彙不夠具體,孩子聽久了會
                    覺得這只是敷衍,因此父母平時要多注意自己使用的詞彙。增加詞彙的多元性與豐
                    富性,不僅增進語言樂趣,也可強化親子正向關係。


                  參、覺察子女想法,營造健康關係

                       親子互動的過程中 , 即使父母採取正向的教養行為或用心的為子女付出,若子女

                  無法感受到父母情緒上的支持,或者親子關係原本較為負向,則子女對父母正向教養、
                  關愛行為的感受都會產生縮減。因此父母除了檢視自己的行為外,也需瞭解子女如何
                  解讀、感受父母的行為,以有效經營親子關係(陳富美,2007)。



                    MEMO 欄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