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4
P. 28

消極性:因應當事者需求而提供協助。
                    • 例如教育局處轄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諮商服務;政府提供的觀光旅遊補助等。

                 積極性:主動尋找當事者,提供必要協助。

                    • 例如學校開設中輟生的高關懷課程;機構社工拜訪獨居長者等。

                 強迫性:針對個案必要時提供強制性服務。

                    • 例如針對流行傳染病患者的居家隔離措施;投保汽機車強制險等。

                 教育性:提供相關資訊與活動,滿足個人或家庭求知的需求。

                    • 例如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開辦活動與課程;參觀博物館或人文勝地等。

                 發展性:協助個人或家庭建構屬於自己資源網或支持系統。

                    • 例如相關支持性成長團體;植樹建構關於規劃家庭旅遊的資源網絡。

                 回饋性:使用資源後如有能力再回饋社會。

                    • 例如運動員接受企業贊助,並在退休後擔任教練指導後進。
                                             圖 1-20  社會資源的特性



               (二)社會資源的管理方式

                 社會資源的運用方式跟家庭資源類似(詳本主題第二節),但對於一般家
               庭而言,社會資源通常不會主動找上門,因此最重要的步驟在於「自己如何主

               動去尋找可用的社會資源」,透過報章書籍、電子媒體、網際網路、親友介紹
               等等,蒐集到有關社會資源的資訊,加以整理、規劃、運用,最後評估運用的

               成效(圖 1-21),逐漸形成自己的社會資源網絡。







                                                                                        評鑑資源
                  搜尋資源              整理資源             規劃資源              應用資源
                                                                                        使用成效




                                          圖 1-21  社會資源的應用過程
               資料來源:柯澍馨(2005)。家庭資源與管理(302-337 頁)。臺北縣:空大。





















            22 PART1 家庭資源管理概論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