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4
P. 68

二、時間管理的原則與應用



                 時間資源會伴隨著任何資源的使用而被耗損,感覺上每個人
               每天都有一樣的 24 小時,為什麼有人已經沒日沒夜地忙碌著,

               事情還是做不完;卻也有人總能將時間安排得宜,學業、工作跟
               生活都能一併兼顧到?首先要先了解時間本身有其特性,就可能

               更懂得珍惜「時間」而作出更有效的運用。



               (一)時間的意義與特性
                 「時間」是相當抽象的,我們看不到「時間」也抓不住「時間」。時間也

               常常與金錢相提並論,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卻不是時間」。俗話說:「寸
               金難買寸光陰」,因為時間無法像金錢或是糧食一般先存下來放著,而是不斷

               往前進行的,今天所發生的事會變成明天的回憶,無法倒轉,因此如何善用「時
               間」這項寶貴資源,是一件人生大事。

                 時間具有以下的特性:沒有彈性、無法儲存、無法替代、不可回溯等特性。
               比起金錢、土地、設備等其他資源,時間資源是十分獨特的,它是一無形的資

               源,並且供給有限。管理學者曾說:「時間是最短缺、不足的資源,然而除非
               它被管理,否則也浪費了。」

                 時間的感覺:客觀上每個人一天皆有 24  小時,然而在時間的知覺上卻可
               能因人而異,一個人會因為情境與心情的不同而對時間有不一樣的感受。比方

               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2 小時,會覺得那只是 5 分鐘,一下子就過去了;如果
               上學快要遲到,公車還有 2 分鐘就會到站,但這 2 分鐘感覺特別久,可能會覺

               得那是半小時,這就是時間的相對論。當我們從事愉快的活動時,常常會有時
               間過得好快的感覺;相反地,如果是從事我們不喜歡的工作時,總是覺得時間

               過得特別慢。



               (二)時間使用的分類
                 做每件事都在花時間,而根據人們從事不同活動時間的使用狀況,可將

               時間做不同的分類:
                    1. 必要時間:指人們從事生存相關活動所必須使用的時間,例如用餐進食、

                     睡眠休息、如廁盥洗、清潔等必須完成的事務。
                    2. 約束時間:指人們因角色身分不同,而在生活中從事對應的角色任務所

                     必須花費的時間,例如就上班族的工作、學生上學讀書、家務照顧者料
                     理家務,亦包括通勤、通學等交通時間等。

                    3. 自由時間(休閒):指人們除了前面兩種時間以外,個人可以自由支配運
                     用的時間,也可以稱為休閒時間,例如旅行、娛樂、發呆等。






            62 PART3 家庭資源的使用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