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跨界的幸福(一)
P. 185

到有大蒜、薑、番茄、馬鈴薯,再加                      等表演藝術的美感經驗,而江譚佳彥
           上了油、咖哩粉、鹽等,煮起來就融                      也將它巧妙應用在生活與事業當中。

           合成為一鍋咖哩。因為原來的材料原                          在苗栗這處山河茵翠的城鎮,印
           型已經融入咖哩鍋,成為它的一種味                      度歡愉的音樂已經響起,低迴如訴的

           道,所以吃起來就成為一種綜合的美                      吟唱撥動旅人的心弦,日本能劇的舞
           味。                                    踊演繹著櫻花的幻影物語,而原住民

               或許印度咖哩的譬喻僅是個生動                    的奔放歌舞,正熱情的擁抱歌詠這山
           有趣的想像,或許也可能和 2500 年                   河大地……
 ↑「EX- 亞洲劇團」在苗栗南庄國小演出《喵與鳥》 ( 林浿安∣提供 )
           前古印度美學表演理論——《舞論》                          在江譚佳彥和林浿安的下一個 10
 臺,並遠赴上海、新加坡、新德里、  「EX- 亞洲劇團」這 10 年來努  中提到「味」( Rasa)的概念可以互  年以及未來,可預期的將為臺灣注入

 英國卡地夫等地表演。2016 年更在苗  力克服許多障礙,繳出一張張多彩的  相連結呼應;在「舞論」這本古老的  更多新住民的亞洲動力,讓臺灣以及
 184                                                                                  185
 栗辦理第一屆的「亞洲假日劇場戲劇  成績單,扎穩了第一個 10 年的腳步,  印度聖典中,運用了「味」(Rasa)  亞洲,乃至於世界,都能有機會細細
 節」,在夏日的苗栗山城演出一場場  也實踐了江譚佳彥和林浿安在山城開  去討論關於詩學、戲劇、音樂、舞蹈  品嘗這戲劇藝術的獨特人文新味。
 跨界的幸福                                                                                 「假戲真作」的臺灣新住民
 動人的戲劇與故事。  創劇團,與亞洲文化連結的初衷。
           ↓訪問者與團長林浿安和江譚佳彥合影。 ( 左美雯∣提供 )
 江譚佳彥與林浿安除了在戲劇方  「EX- 亞洲劇團」使用多元的語
 面的努力,也特別針對社區的民眾舉  言,以及多元文化的表演內容與劇
 辦過「亞洲表演學堂」工作坊。另外  本。例如:2010《假戲真作》、2012《猴

 還曾經自掏腰包,發願將戲劇帶到苗  賽雷》、2013《赤鬼》等戲劇,不僅
 栗的偏鄉地區演出。讓莘莘學子們有  是華語與曼尼普爾語的相互對話,在

 機會接觸舞臺劇,可說是善盡了社區  有些更豐富多元角色的戲劇中,甚至
 公民的社會責任。舞臺劇表演需要服  還加上了原住民語、閩南語、客家語、

 裝、道具、音響、燈光等等,對於劇  日語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想呢?
 團增加了不少的費用負擔。 他們也藉  江譚佳彥用一個有趣,但也頗為

 此機會希望帶動企業能夠提供經濟奧  生活化的譬喻。
 援與文化投資,讓劇團有更大的能量  這概念有點像是「印度咖哩」,

 發光發熱。  當我們在備料的時候,你會清楚的看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