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跨界的幸福(一)
P. 82
←蘇珊看不懂中文,她在劇本上以印尼文拼音標 手中戲偶,以莊嚴的步伐緩慢移動, Φ߮Φd߈ၠЍᎆ༸
註,方便自己辨認。(曾慧芬∣提供)
念完祝賀詞,三仙對著臺下觀眾灑
↓狹小的後臺,放滿木偶及音響,蘇珊和女兒在
有限的空間中轉移步伐演出。(曾慧芬∣提供) 酒、灑糖果、灑錢後,這場祈求賜福 布袋戲的邀約不是固定的,每年
的扮仙戲就完成了。接著正戲上演, 二、三月及八、九月才有比較多的廟
雖然口白和配樂都已經事先錄好,她 會酬神活動,淡季時,一個月才四、
還是要熟記每齣戲的內容,將一尊尊 五場而已,收入不穩定。為了貼補家
要出場的戲偶,按照順序排好。這時 用,先生兼職幫村民灌溉農田,常常
她就會拿出她的祕密武器—一本寫滿 半夜三點就要出門,非常辛苦。蘇珊
學習每齣戲中不同的戲偶。男生女生 印尼文的腳本,再三確認。先生主演 因為以前幫忙農家採收番茄,覺得這
的角色,各自有不同的走路方式以及 時,她就在旁準備下一個出場的戲 是不錯的副業,想著不如自己來做,
手擺放的姿態:女生要婀娜多姿,溫 偶,方便先生替換;有時夫妻二人擠 在時間上比較自由。因此她跟先生商
82 83
柔慢慢走;男生要穩,有架勢。這些 在狹小的後臺,交錯穿梭演出;有時 量,向村民租了一甲多地來種植小番
細節,他都耐心的教導。對於這位學 先生沒有空,她也可以獨力表演完一 茄,既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兼顧戲
跨界的幸福 燦爛的戲偶人生
生,他打從心底佩服,他覺得蘇珊 齣戲。看她臉上充滿自信,靈活的操 班生意。
在語言、文化都和我們不相同的情形 作戲偶,和當年初次登場演出時的緊 她每天騎著摩托車,到番茄園巡
下,學習過程比別人艱難,但是她還 請,夫妻倆開著小貨車出門,裡面載 張、害怕,神情已截然不同。 視,一路上,不時有鄰居跟她打招呼,
能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雖然剛開始 滿燈光、音響、木偶、發電機等全部 對於臺下日漸稀少的觀眾,她不 她也和他們閒話家常。到了農地,望
因為腔調問題,說起臺語口白不流 道具。到了會場後,只要升起車頂, 解的說:「以前很多人看布袋戲,現
↓夫妻倆跟鄰居租農地,種植稻米和番茄貼補家
利,聽起來怪怪的,她還是憑著不認 打開彩繪木板,小貨車瞬間變成華麗 在不知道怎麼回事,比較沒有人看。」 用,這些紅通通的番茄是他們辛苦種植的成果。
(曾慧芬∣提供)
輸的個性一一克服。 的舞臺。在開演前,蘇珊手腳熟練的 不過,她覺得不管有沒有人看,仍然
燒香拜拜,再燒金紙。等先生在紅紙 要按照時間完成,因為這是演給神明
ਖ਼ุਅࢪd͂ிอ͛ݺ 上寫上何方神祇、演出日期、出資者, 看的,不能隨便做。就是這份誠懇的
張貼在戲臺前告知神明後,戲就開演 敬業精神,他們的布袋戲團做出口
學習了三、四年後,蘇珊已經可 了。 碑,在口耳相傳下,地方上有廟會慶
以獨當一面。夫妻倆共同打拼,把布 首先是祈福,蘇珊駕輕就熟的將 典活動時,他們常常受邀,有時還遠
袋戲班做起來;每當有廟會或店家邀 福、祿、壽三仙就定位。只見她舞動 至別縣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