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113祖父母節_優勝作品集
P. 18
中 國 組
料理故事
客家小炒
溽熱的端午節午後,陽光斜射照入屋內,奶奶拿出早上祭拜的貢品:魷魚乾、
優選 誰和我一起下廚 三層肉、大蔥,難得看到這樣豐盛的材料,就知道我們的家傳料理——客家小炒即將
— — 劉安琪 — — 上桌。奶奶帶著我一起下廚,除了食譜上的做法,還教了我許多小技巧:挑選魷魚乾
奶奶
要又大又肥的、三層肉則要油脂多的;剪魷魚乾時要逆紋剪,入口時才好嚼碎;
泡魷魚乾要時間夠長,魷魚才會軟 Q;炒的時候要加米酒去腥味,起鍋前加油蔥、
醬油提味……等。這樣,一道繁瑣又講究的客家小炒就完成了。香氣四溢的豬油拌炒
魷魚和三層肉,配著白米飯一口一口,是最奢侈的享受。
據奶奶所說,外曾祖母常辦桌給家裡做磚瓦窯的工人吃,當時年幼的奶奶就跟著
他們一起享用外曾祖母的好手藝,一大群人在烈陽下汗水涔涔的吃著外曾祖母做的
客家料理——梅干扣肉、炒酸菜、蘿蔔苗煎蛋和客家小炒,這些重油重鹹的高熱量
食物,才能幫他們補足體力與元氣,讓工人們在工廠打拼奮鬥。我們客家話會說
「吃飯官就沒這麼大」,就跟台語的「吃飯皇帝大」是一樣的道理,吃飯就是那個
年代最重要的事,工人們的生活被食物巨大的力量重重撐起。奶奶在十六歲時,開始
跟著她的媽媽學煮菜,學成後,奶奶就很喜歡跟外曾祖母一樣做菜給別人吃,日復
一日的嘗試、年復一年的調整,直到現在,有人來家裡作客奶奶就會做菜招待他們,
尤其是爺爺的客家同鄉好友,這道料理簡直是他們的時光隧道,帶他們跨越了好幾
十年的歲月,抵達那些童年的農田屋舍。
客家餐廳在雙北地區並不多見,想要吃又油又香的客家料理,多半得自己動手
做,於是我們家就養成自己煮菜的習慣。廚房油煙大又悶熱,我常敬佩奶奶的毅力,
即使料理過程辛苦,但用一頓飯換取和家人聚餐聊天的時光,對於奶奶來說非常
值得。大圓飯桌上擺滿了各式菜餚,全家人其樂融融,談論著生活中的瑣事,在
左一雙筷子、右一雙筷子中,奶奶彷彿又回到了當初那間烈陽下的磚瓦窯工廠,和她
的爸爸媽媽一起吃飯的光景。
奶奶雖然已年過古稀,卻仍耳聰目明,有自己的審美和想法,是很新潮的人。
她平時穿衣就很時尚,即使我穿著露肚子的短版上衣,她也不會責罵我穿搭不檢點,
而是稱讚我穿起來很漂亮;她的興趣是聽演唱會、打高爾夫球,有空閒時還會開車
載我去上學。奶奶總是充滿朝氣與活力,是渾然的樂天派,我也常常被她的快樂感染。
在這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得到客家小炒的獨門秘方,還聽了許多她年輕時的
故事。看著奶奶掛滿笑容的側臉,我想,奶奶今後也會一直保持著她樂觀的人生態度,
繼續在廚房裡揮灑屬於她的創作。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