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給家一個擁抱認識多元型態家庭學習手冊
P. 19

論 導

                                                                                                     多
                                                                                                   庭 的 過 家 元 型 態 與 未 來 在 去 、 現
               妻子」形容這群女性。事實上,許多新住民女性在臺灣辛勤工作、操持家務、侍奉長
               輩、生育下一代,甚至積極貢獻自己的專長投入公共參與和社會服務活動,她們跟許

               多臺灣人一樣勤奮,為臺灣帶來諸多貢獻。但即使她們如此努力,仍常遭受到雙重標
               準的對待;對許多臺灣人來說,給父母生活費是再尋常不過的孝順舉動,但如果是新

               住民女性把辛苦工作賺來的錢分享給母國的長輩,常被貼上「偷臺灣錢」的負面標籤,
               否定了新住民女性的孝心與經濟自主權,而這也是一種父系家庭中心的展現,對於已

               婚的新住民婦女並不公平。
                 ?
                    迷思 7:「不准孩子跟新住民媽媽學母語!」


                    過去曾有許多長輩不允許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媽媽跟孩子說母語,教導母國文
               化。這背後的擔心莫過於:擔心她跟孩子講自己的壞話、擔心孩子哪天跟媽媽離開了、

               擔心孩子學到不好的觀念、擔心孩子變「壞」了⋯⋯。最明顯的差別莫過於,如果新
               住民家長是英語母語者,長輩們一定會努力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打造從小就沈

               浸於雙語,甚至是全英語的生活環境;但如果新住民家長是來自於其他發展度較低的
               國家,則會被禁止說母語。把文化差異區分優劣評價,不僅是對多元文化的歧視,讓

               新住民生活陷入困境,更會減損孩子的學習機會。事實上,在職場上每多會一種語言、
               熟悉多元文化,就比別人多一份機會、為職涯發展加分,近年東南亞經濟迅速發展,

               市場上更是渴求具備多國語言的工作者,大學也紛紛開設越南文、泰文、印尼文等課
               程,以提升臺灣之競爭力。因此,跨國婚姻家庭之成員更應該開闊心胸,改變觀念,

               珍惜難得的環境,鼓勵孩子跟新住民媽媽學母語。




























                                                    1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