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 性平季刊 NO92 我是不及格的家長?單親父親參與學校教育的經驗
P. 1

我是不及格家長?單親父親參與子女學校教育的經驗












               我是不及格家長?



               單親父親參與子女學校教育的經驗



                                                                       林允霏
                                                                       現職社工師




                   受到全球化教育改革浪潮的影響,臺灣於 2006 年訂定《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
               學校教育事務辦法》,其中第 4 條明訂:「家長為維護子女之學習權益及協助其正常
               成長,應注重子女身心及人格發展、輔導管教並發揮親職功能、配合學校活動督導並
               協助學習、與教師保持良好互動以及積極參與教育講習與學校所設之家長會。」內容

               隱含參與子女學校教育是家長的「責任」,並預設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經驗的普同性和
               一致性,並未考量家庭其他的社會差異。

                   目前針對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的文獻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探究家長若積極

               參與子女的學校事務,對子女的身心與學業發展有正向幫助;另一類則以批判角度,
               探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政策和體制,忽略社會存在著多元家庭型態、家長的社會階
               級及族群和文化資本等。這類研究發現,社經地位與教育程度低的家長,較不適應學
               校主流文化,與學校互動的過程容易產生障礙,進而降低參與的意願 (Harker, Nash,
               Durie, & Charters, 1993)。然而,這些較少參與子女學校教育的父母,經常被學校視為
               是不夠用心、不負責任的家長 ( Vincent , 1996 )。同時,多數家長參與的相關研究,主
               要探究雙親家庭家長的經驗,並特別著墨於母親。但受到社會性別體制的影響,不同
               生理性別的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方式與內涵有其差異性,單親父親的經驗不但可能

               挑戰傳統的性別分工,也不同於以異性戀核心家庭為預設的模式。












                                                      47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