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學示例第3冊: 主題軸三 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
P. 71
08
做個「好」朋友
活動設計
活動:做個「好」朋友 節數 1
課前準備:
(1)自主閱讀繪本「敵人派」(附件 8-1)、準備繪圖用具。
(2)全班 6 人分為 1 組。
1. 經驗分享: 3'
(1)你身邊曾有令你討厭的人嗎?當時為什麼討厭他?現在你喜歡他嗎?為
什麼?
(2)你曾被別人討厭過嗎?被討厭的原因是什麼?你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況呢?
2. 共讀繪本「敵人派」(附件 8-1)。 8'
3. 小組討論與經驗分享: 5'
口語評量
每組從以下題目選擇 2 題進行討論與分享。在第(1)題至
說出處在不同
第(3)題中選擇一題,第(4)題至第(7)題中任選 1 題。 情境時可能遭
(1)故事中的小男孩為什麼認為小傑是敵人? 遇的人際互動
(2)故事中,小男孩和小傑一起做了哪些事,讓他阻止小傑吃 情形,以及處
理人際互動問
敵人派? 題、經營友誼
(3)故事中,爸爸說消滅敵人的祕方是什麼?有何妙用? 的方法。
(4)你遇過搬來的新鄰居或轉來的新同學嗎?你當時對這些新鄰
居或新同學,有哪些看法?你現在怎麼想?為什麼發生改變?
(5)你搬過家、轉過學嗎?當時你遭遇過哪些和新鄰居、新同學相處的問題?
後來如何解決?
(6)故事中消滅敵人的祕方其實是交朋友的祕方,你有哪些交朋友的祕方?
(7)交到朋友之後,如何才能維持友誼?
4. 各組派 1 位組員上臺分享第(4)題至第(7)題,其他組員把答案寫在黑板上。
討論同一題的其他組別只需報告及寫不同的部分。 10'
5. 小結: 2'
和同學、朋友來往時,常會用自己的經驗、處境猜別人的想法或這樣做
的理由,這些猜測不一定是真的,卻會因為不好或不適當的猜測,讓心情不
好或有不恰當的期待,而影響自己的態度或行為。所以在和人來往的時候,
不論朋友是男生或女生,都要有同理心和用善意的想法來思考別人說的話或
行為,也就是了解別人的處境,再想自己在這樣的情況會怎麼想、怎麼做、
有什麼感覺,不以為別人的言語行動都是針對自己。
想要獲得朋友並且成為好朋友,除了有同理心、善意的思考之外,還
要像繪本裡的小男孩一樣主動和人互動,而不是總想等別人行動;也要讓自
己和別人都能夠「做自己」,了解、接受別人原本的樣子,像是習慣、喜好
或文化等等,自己也不為了交朋友,明明不喜歡卻說喜歡;並且用有禮貌的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