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學示例第3冊: 主題軸三 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
P. 72
08
做個「好」朋友
活動設計
話和行為來互動,遇到不滿、爭吵時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用心地聽對方
的想法,才能讓彼此更相互了解、覺得自在和被尊重。
實作評量
透過這些態度和方式,能讓兩人的關係更好、友誼更長久。 完成「我的友
6. 製作「我的友誼派」(附件 8-2)。若未完成,利用課餘時間 誼派」,寫出
建立與維持友
完成。 11'
誼的秘訣及舉
7. 課後學習活動:張貼「我的友誼派」(附件 8-2)於教室布告欄, 例。
彼此觀摩與交流。 1'
二、單元評量
活動名稱 評量目標 評量方式(工具)
分析自己的人際互動或關係發生問題的 口語評量
做個
「好」朋友 可能原因,探討建立與維持友誼的方 實作評量(附件 8-2
式。 「我的友誼派」)
三、參考資料
周育如(2013 年 7 月)。從「我」到「我們」—人際力,影響一生的學習。親
子天下,47。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50377-
林秋慧(2020)。正向人際互動。載於周麗端、唐先梅(主編),高級中等以下
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Ⅲ 主軸三: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頁
24-38)。教育部。
林苡彤、程景琳(2010)。國中生關係攻擊加害者與受害者之規範信念、同理心
與因應策略。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2),1-28。
陳小英(2020)。情緒與人際互動。載於周麗端、唐先梅(主編),高級中等以
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Ⅲ 主題軸三: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
展(頁 2-22)。教育部。
Davis, M. H. (198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13-126.
MEMO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