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6.4家庭展能親職教育方案帶領人手冊
P. 189

兒童是很敏銳的,當他們注意到父母間的教養差異時,對父母的要求或標準就會
               選擇性遵守,使父母的教養效果也跟著打折扣,也就造成了教養聯盟抵制。

               四、廣義共親職情境,懂得尊重與放手

                    養育孩子的現場,常常並不只有父母,同時還包括其他共同照顧孩子的人,像是
               同住的祖父母、叔舅姑姨甚至保母等等,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廣義共親職」。面對多
               人共同教養子女的情況,父母兩人需要更堅定的共識、更高的彈性,更重要的是要懂

               得「放手」。
                    以現在常見的雙薪家庭,父母選擇請祖父母協助甚至代為照料孫子女的情況來說,
               面對祖父母與父母的教養不一致,像是孩子吃什麼?怎麼吃?何時吃?或是可不可以、
               要不要做什麼(例如看電視、使用手機)等情況,父母須以彼此教養共識為基礎,與

               祖父母進行互動及協調。夫妻口徑一致,是對配偶的支持,也是減少兩代教養紛爭的
               方式之一。
                    此外,還須尊重與包容祖輩的教養經驗,不過度干涉祖父母的教養行為。如同父
               母雙方即使擁有一致的教養信念,實際的教養行動也可能不同;祖父母教養孫子女時,

               同樣是為孩子著想,作法上與父母的差異可能更大,面對這些落差,溝通協調之餘,
               不能忘記以更高的彈性來包容兩代的差異。若父母過度干涉祖父母的教養行為,極易
               引發兩代的爭執;若在子女面前質疑祖輩的教養行為,更可能造成子女不聽從祖父母
               的教養,或是在父母與祖父母面前選擇性地遵守某些規則。


                    除了前述達成教養一致的做法之外,還需注意的是:面對子女,教養準則需說一
               不二。也就是當子女對父母的教養提出反對時,如果父母一次又一次很快的屈服於孩
               子的要求,那麼孩子有可能注意到父母容易認輸的傾向而加以利用(錢基蓮譯,2013)。
               因此,當子女挑戰或無法達成父母的教養要求或標準時,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討論
               解決方案,但不可未經深思,輕易的順應子女、改變原則。與此相對的,父母也應隨

               著子女的成長與環境的改變,調整教養的方式與要求。


                 MEMO 欄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