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學示例第3冊: 主題軸三 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
P. 86

10
                                                                                                                                                                                                                               「練」愛 ing


               一、設計說明

               (一)設計理念

                    本示例對應家庭教育主題軸「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中的學習表現「主

               動與父母或家人討論愛戀關係」(3-IV-2)與學習內容「合宜的愛戀關係互動」
               (C-IV-4),配合總綱核心素養「B 溝通互動」面向,「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中的「具備運用各類符號表情達意的素養,能以同理心與人溝通互動,並理解數
               理、美學等基本概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中」(J-B1)具體內涵進行設計。

                    本示例以國中學生為對象,透過賞析繪本、文本,讓學生瞭解合宜的戀愛態

               度,並藉由討論常見的戀愛迷思,讓學生進行討論與分享,進而澄清親密關係合
               宜的價值觀,接著學習聰明約會原則,了解約會的意義與規劃,最後覺察失戀時

               會出現的歷程及親密關係暴力行為的種類,並建立個人的親密關係支持系統。這
               一系列的安排,讓學生有脈絡的瞭解從戀愛的開始到結束會經歷的過程與調適的

               方式,建立合宜的戀愛態度。

               (二)內容重點

                 1. 戀愛迷思

                    在青少年階段對愛情是充滿憧憬的,然而,此階段的青少年在接觸愛情之前,

               往往已經接受了媒體所描述或呈現唯美、浪漫的愛情,因此有了對愛情與媒體所
               塑造的情境有高度的連結,產生了「戀愛迷思」。根據臺灣 2009 年所播出的偶

               像劇中,統計出七個戀愛的迷思,分別是真愛可以克服一切(衝突代表在乎對
               方)、真愛伴侶可以讓人更完整、兩人的相愛是天註定(一見鍾情)、女生要美

               麗 / 男生要帥氣、靈魂伴侶、真愛可將野獸變王子、男生要比女生優秀(李素月、
               陳延昇,2015)。這些戀愛的迷思有時是為了讓劇情更有吸引力,讓觀眾可以被

               劇中的愛情情節吸引,但是這些迷思常常讓青少年對於愛情的期待與認知有所偏
               差。而國中生欣賞喜歡的人最容易從外表開始,也常常說不上喜歡的理由,覺得

               兩人在一起就是緣份,尤其是交往的過程當中常缺乏溝通,認為對方應該要是「靈
               魂伴侶」,不需要多說,對方應該要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或是喜好的一切,最後,

               若是面對家人、師長、同儕的阻擾時,無法聽入第三方的意見,堅信彼此可以克
               服所有的困難等。針對這些「男生要帥氣,女生要美麗」、「相愛是天註定」、「靈

               魂伴侶」、「真愛無敵」等迷思。以下列出戀愛迷思、迷思意涵與現實澄清(表
               10-1),讓青少年可以有更合宜的戀愛思維。














     82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