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6.4家庭展能親職教育方案帶領人手冊
P. 95
2. 帶領討論、分享或短講時,可視情況彈性調整進行方式,以維持現場的氣氛及
活動的順暢,如:
(1)沒有參與者自願分享時,帶領人可先分享自己的經驗來帶動參與者回應,或
直接邀請參與者分享。
(2)若家長或兒童難以融入討論或分享,可多提供機會、鼓勵其參與。
(3)問題討論時,
A.若時間不足,可各組討論不同的題目再進行分享回饋。
B.若難以進行分組討論(如第一次活動,參與者彼此不熟悉),可改採帶領
人問答。
(4)若兒童較活潑、坐不住,可於帶領人帶領討論或進行短講時,讓兒童繼續閱
讀繪本。
伍、參考文獻
王天苗、蘇建文、廖華芳、林麗英、鄒國森、林世華(2004)。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
編製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何慧敏(2013)。兒童的發展與需求。載於周麗端、何慧敏、魏秀珍、洪敏琬(合著),
親職教育(77-102 頁)。新北市:空大。
林如萍(主編)(2005)。和樂共親職:婚姻教育 初為人父母篇(21-24 頁)。臺北
市:教育部。
林佩蓉、黃于庭、許惠茹(2007)。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 0-6 歲嬰幼兒發展手冊。
臺北市:教育部。
黃志成(2005)。 認知發展。載於郭靜晃、黃志成、黃惠如(編著), 兒童發展與保育
(二版)(199-224 頁)。臺北縣:空大。
張春興(1995)。 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劉威德(2000 年 12 月)。鷹架理論。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曁辭書資訊網。取自 http:
//terms.naer.edu.tw/detail/1315766/
MEMO 欄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