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12
壹、良好習慣的建立—命好不如習慣好
★生活小困擾
魔法弟弟Paul與魔法妹妹Amy問魔法奶奶:「為
什麼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作息習慣呢?良
好的生活與作息習慣,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作息習慣是透過日常生活培養而來的,而父母是子女
最初也最重要的楷模,父母若能跟隨孩子的發展階段與孩子共同進行不同的
活動、協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作息習慣,將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也有助於維繫長期良好的家庭關係。
一、良好生活習慣的本質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出自古代典籍《漢書》裡的一段文字,
意思是「從小就養成的品行就像天生的一樣,經常去做的事情就像自然會做
的一樣」,也就是說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良好的
習慣一旦養成固定之後,便可以很容易自然地發生作用了。由此可知,習慣
養得好,終生受益,習慣沒養好,終生受累,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於孩子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個人做事習慣不好,東西亂丟,虎頭蛇尾,有始無終,不負責任,功
課再好、能力再強也沒人敢用他。習慣決定機會,品德決定命運。在團隊時
代,品德和習慣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學識和能力,因為才智天生,但改掉壞
習慣、養成好習慣,不只影響觀感,更決定了升遷與機會。洪蘭(2004)表
示我們的大腦像一個草原,本來沒有路,是經驗在闢路。走路會把草踩平,
走的次數愈多,路愈大條,下自成蹊,最後形成習慣。人的大腦是全身最花
能源的器官,因此為了減少能源的消耗,大腦會盡量把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動
作變成習慣,使人類不花什麼力氣就可以過好一天,把節省下來的資源拿去
處理跟生存有關的重要事項。習慣是個不自覺的行為,所謂「不自覺」就表
示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不需動用到大腦資源,是一種潛意識的反應,所以若
有需改掉的壞習慣,則必需刻意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不要再做了,利用建立新
習慣去取代舊習慣,若能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的習慣,當然是最好的事了。
好習慣應從小培養,但如何判斷什麼是好習慣?前世界資優兒童協會主
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吳武典指出,評判好習慣的標準,就是看這
6 PART1 家庭作息的安排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