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17
家庭與社會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的轉變,關於家人的相處,調查有以下
發現:
(一)親子之間的互動時間少且品質差
根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童福利聯盟】(2011)
家庭溫暖指數報告發現,高達 3 成 8 的小孩,一星期中跟爸媽同桌吃飯的次
數少於 3 天,小孩放學就到安親班或祖父母家,近半數兒童每天和爸媽聊天
的時間不到 30 分鐘,甚至有 2 成兒童每天和爸媽聊天的時間不到 10 分鐘,
親子之間的互動時間少且品質差,流於例行性的問候與表面溝通。
(二)年齡增長,能夠跟家人同聚的時間減少
兒童福利聯盟(2018)兒童幸福感調查研究顯示有 48%學生表示爸媽很
少或幾乎不會特別空出時間來專注跟他談話、聊天,年紀愈大愈嚴重,國中
八年級有 51.2%,反觀國小五年級只有 45.0%。而晚餐時間是家庭中一天最
容易相聚的時光,在用餐過程中孩子最有機會跟家人分享一日生活,但調查
顯示隨著年齡增長跟家人一同晚餐的時間越少,一週跟爸媽同桌吃晚餐一天
以下的比例,整體占 16%,而七年級有 17.9% 及八年級占 18.1%,相較國
小五年級學生的 12.8%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這也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能夠跟
家人同聚的時間減少。
(三)同桌吃飯的天數會影響孩子對於幸福的感受
兒童福利聯盟(2014)家庭幸福感調查也指出,孩子與家人同桌吃飯的
天數,會確切影響到孩子對於幸福的感受,甚至一週內與爸媽同桌吃飯未滿
四天的孩子,相較於常與爸媽吃飯的孩子,竟然有高達近兩倍的比例很少與
家人聊天分享心事,由此可見同桌進食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有重要的關聯。
雙薪家庭工作及家庭兼顧上本屬不易,加
上現在的孩子也有人際交往與學業的壓力,白
天各自忙於自身工作,晚上回家可以與家人相
處的時間不足,家人相聚的時間幾乎都是疲憊
的狀態,家人關係的疏離是可以想見的,因此
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維持與家人相處的質與量、
維繫家人間的情感與溝通,也就更加重要了。
若是忽略了家人情感的維繫,造成家人關係疏
離、溝通不良、家庭氣氛不安,長期下來恐將
引發家庭危機、家庭關係瓦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