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18
擁有理想中的家庭生活,絕對不是靠運氣,而是需要家人同心努力經營
而來的。我們考量不同家人的生活作息的時間分配狀況,可以發現在平日受
到上班上學的約束時間限制,較無法任意安排作息活動,且相對的自由時間
較少。孩子與家人同桌吃飯的天數會確切影響到孩子對於幸福的感受,因此
在平日家人比較忙、自由時間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可以多安排晚餐同桌共食
的機會,透過食物感受家人的愛,在餐桌上感受家的溫暖。忙碌的工作、生
活,令人疲憊,如果可以一起在餐桌上享用愛的餐點、聊著彼此生活的點滴,
相信一日的辛勞必能得到撫慰。在增進家人互動相處的生活作息上,因為平
日較為忙碌,所以除了平日時間的安排之外,可以多利用假日的時間,多安
排一些全家人的活動,增進家人相處、感情維繫。
二、家庭作息時間的安排
現代家庭成員生活作息時段不同,生活活動內容差異大,同時,各時段人、
事、物的存在與需求不同,家庭成員互動溝通的方式也不同(黃弘毅,2008)。
對現代人而言,如何拿捏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已成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若家人間能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與作息,發展一套共同相處、維繫家人情感
的生活模式,才能有擁有理想中的家庭幸福生活,增進家人的幸福感。
安排家庭生活作息,以因應成人、子女以及家務所需,成人的工作作息
必須與家庭配合,上下班時間與假期也要做出調整。家庭作息的安排,首先
要從了解家人的生活作息開始。生活作息包含睡覺、起床、用餐、上學、上班、
休閒等時間,能配合家人的作息,規劃與安排合理的睡眠休息、上學、做功
課與休閒時間,例如配合家人下班到家時間一起用餐。核心家庭多自己煮食,
平日與假日相聚時段以用晚餐時間最為普遍,一起用餐是重要的互動方式(黃
弘毅,2008)。客廳看電視是家人日常最普遍的休閒活動,但看電視對於家
人互動有負影響,多外出逛街走走、參與社團活動對家人互動較有幫助(黃
弘毅,2008)。
子女不僅應了解個人作息,也應了解家人作息,透過了解家人
作息可以了解自己是家庭成員之一,感謝父母的付出,降低自我中
心的觀點。另外,根據研究,代間情感互動要改善,可以從掌握家
人的作息開始,確實理解與記錄家人的生活作息,即使作息不同,也可以互
動順暢(曾誰我、李嘉浤,2017)。在了解家人作息的方法上,我們可以透
過家人生活作息記錄表(表 1-2),記錄家人的生活作息,為家庭與個人安
排合理的作息,並且在過程中,進行檢討與反思,修正作息計畫,在互相尊
重、體諒、互相支援、協調的前提下,共同營造家庭的美好時光。
12 PART1 家庭作息的安排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