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21

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工作與居住地的限制、家人個別需求、家庭秩序的時
                     間概念原則等。以下說明:



                     (一)家人作息的差異

                       每個人的生理時鐘情況不同,有人是早鳥型的,早睡早起,有人是夜貓
                     型的,晚睡晚起,不同的作息情況,都需家人互相尊重與體諒。一般長輩可

                     能比較早睡早起,體貼長輩早睡早起的情況,在安排晚間活動時,儘量降低
                     音量避免影響長輩睡眠。或是有家人是上夜班或是輪班工作的,在睡眠時間

                     上也會與一般家人不同,也需要互相尊重與體諒,互相配合。



                     (二)家庭生命週期不同
                       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的家庭,有不同的任務需求。例如只有兩夫妻、成為

                     家長、孩子就學、照顧父母、老年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作息需要協調與安排。
                     當家中有就學階段的孩子時,可能父母一方在陪伴孩子讀書,另一方可以去

                     洗碗、洗衣、整理家裡,而不是在旁邊打電動、看電視。家中有長輩需要看
                     顧時,而大人在忙碌時,孩子也可負責跟長輩聊天講話,留意長輩的安全,

                     幫忙照顧長輩。



                     (三)工作與居住地的限制
                       女性教育程度提高,追求自我生涯發展,雙薪家庭增加,一旦夫妻雙方

                     工作地不同時,若是夫妻雙方都不希望職業生涯中斷,兩地家庭出現的可能
                     性大為增加(游舒涵,2010)。兩地家庭因為一方離家工作,無法像一般家

                     庭一樣天天見面、同居共食、有時間進行共同活動,因此可能造成互動變少,
                     長期下來可能造成家人的疏離、溝通不良,造成家庭危機。可喜的是,在現

                     代因為交通、資訊及通訊系統越來越便利先進,兩地家庭的家人,可透過電
                     腦視訊彌補無法面對面互動溝通的缺憾,使兩地家庭的成員不會因為距離而

                     有隔閡。另外,家庭成員若能體諒離家工作的家人,願意配合家人返家的時
                     間而調整假日時間的安排,更能讓離家的家人感到貼心減少失落感,也可讓

                     家人多點相處、增進家庭的幸福感。



                     (四)家人 / 家庭個別需求
                       家有青少年的家庭,孩子可能是面臨會考、學測、指考的考生,此時在

                     家庭作息上可能就會以青少年的課業需求為考量,儘量配合孩子讀書的時間
                     來安排家庭作息,在孩子需要安靜讀書的時間,安排較為靜態的家庭活動,

                     如家庭共讀。
                       家務工作也是家庭生活中,需要全家人一起安排的事項,因此也需與家
                     庭作息、個人作息互相協調與配合。以洗澡為例,雖然是個人的必要時間,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