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16
以學齡階段的子女來說,通常早上 6 至 7 點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
出門上學,上學是因身份而在生活中所必須花費之時間的約束時間。放學回
家之後的時間,大部分為可以自由安排的自由時間,包括運動、補習、看電
視、玩……等。而晚上的時間,通常也是家人都回到家,可以安排家人相處的
時間。如何利用這段珍貴的相處時間,提升家庭生活品質、發展親密的家庭
關係,對家人來說極其重要。
貳、個人作息與家庭生活安排—陪伴相處,親情加溫
家人同心努力經營,從「心」開始,幸福來了 !
魔法奶奶說:「那我們要怎麼創造家人的安心、幸福感呢?」
人人都希望擁有幸福、美滿、快樂、溫馨的家庭,但要擁有理想中的家
庭生活,絕對不是靠運氣,而是需要家人同心努力經營而來的。家人的相處
以維繫增進家人幸福為目標,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家人作息的差異、家庭
生命週期的不同、工作與居住地的限制、家人個別需求等原因,家人間互相
的協調與合作,思考家人相處的質與量,才能提升一家人的幸福感。
一、家人相處的質與量
隨著工商業的發達與科技的進步,家庭與社會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的轉
變。由於工作需求與住宅形式的轉變,由過去的農村社會、三代同堂、大家庭
的生活形式,演變為以核心家庭為主的家庭樣貌。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19)
的國民生活狀況意向調查統計指出,我國目前家庭組織型態主要為核心家庭
者,佔 44.8%,家庭共同生活人數為 4 人者所佔比例 25.4% 最高,也是說由
父母與子女共同組成的核心家庭為目前普遍的家庭樣貌;依據行政院主計總
處(2019)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觀察到家庭裡的婦女勞動參與率,10 個婦
女約有 5 個需共同負擔家庭經濟,也就是說雙薪家庭越來越多了。
10 PART1 家庭作息的安排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