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13

個習慣,對自己是否產生提升作用,以及對別人、對社會、對大自然有沒有
                     好處(引自千峰,2010)。而臺灣大學黃崇興(2019)教授曾在《漫畫讀通

                     柯維成功學》的推薦序中提到「成功不是財發名就,而是完成生而為一個社
                     會人的使命」。你不能控制你的基因,卻可透過努力,養成邁向成功的好習

                     慣,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完成生而為一個社會人的使命,就要從
                     家庭養成良好的習慣開始。



                     二、生活習慣的養成



                       習慣的養成,最初可能不是自發的,而是有目的的,因為獲得回饋或增

                     強,而變得有所為而為。但最後若能昇華,便可以達到自動自發、無所為而
                     為的境界,而成為一種習慣,所謂「習慣成自然」就是這個意思。當然壞的

                     行為也是如此,諸如說謊、偷竊和逃避壓力等的行為,都有可能藉由這樣的
                     模式形成習慣。因此大人給小孩的教育中,便要針對良好的行為給予鼓勵、

                     獎勵,透過回饋強化其動機,最後內化成為一種品格——良好的人格特質。
                       一般人的生活,不論工作或家庭生活,總是由「習慣」來支配著時間和

                     左右著活動的內容。然而,大人的習慣卻是從小養成的。聰明的父母應該在
                     孩子幼小的時候多花些時間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其一生受用無窮。

                       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應從小做起,家庭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包含
                     維持自己房間的整潔、準時上下學、按時完成學校作業與整理書包等。首先

                     可以由居家生活空間的使用習慣著手,維持居家生活空間的舒適與整潔。接
                     著,再完成自己的學生角色的工作與保持個人衛生習慣。最後,別忘了維持

                     家庭每日生活所需工作,是毎位家庭成員的責任,因此主動參與家務工作,
                     也是該養成的好習慣。以下針對隨手歸位、定期清潔、完成學校作業、良好

                     衛生習慣與主動參與家務工作,進行說明:
                          1. 隨手將物品歸位

                            隨手將物品歸位,可以維持居家生活空間的整齊與清潔。例如書桌
                          上的物品除了放置於合適的位置,擺放整齊之外,每次使用後都要放回

                          原來的位置,保持書桌的整齊,也可減少找不到物品的困擾。飲料的水
                          杯、盛裝食物的餐盤,食用完畢也要立刻拿到廚房順手洗乾淨晾乾,讓

                          居家空間呈現有秩序沒有雜物的情況,同時也可減少蚊蟲的滋生,避免
                          產生環境衛生問題,影響家人健康。

                          2. 定期打掃與清潔
                            除了平日隨手物歸原位維持整潔的良好生活習慣之外,毎週或每月

                          定期的打掃與清潔,也是維持居家清潔的重要方法。子女可以從自己房
                          間的整理開始著手。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