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31
家務每天花費時間精力
家有 青少年
學齡兒
家有 嬰幼兒 家有
成年子女離家 空巢
新婚
家庭生命週期
圖 2-2 對應家庭生命週期之時間與精力的使用趨勢
資料來源:陳小英(2012)。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家庭教育教師手冊(171 頁)。臺北市:教育部。
Hoch-schild 指出女性做家務不全然都是無奈、繁瑣或是無趣的,家務
工作所表達的愛與關心,以及家人的回饋都會使女性在家務工作中得到較多
正向感受(引自唐先梅,2012)。蔡明璋(2004)的研究顯示,隨著性別平
權化的社會價值觀的形成,婚姻由傳統的父權制度,轉成平等的伴侶關係,
而當丈夫支持女性工作與獨立的態度時,丈夫會出現較積極的家務參與、家
務時間會增加。
二、子女的家務分工與個人成長
一般而言,家務工作大多是由家中的成人執行,但隨著子女的長大,子
女也有能力且有責任負擔部份的家務工作。家務分工考量因素,包含年齡、
時間、能力、喜好等,並應避免性別刻板的分工。藉由做家事也能夠培養孩
子做事與負責任的能力,在每天例行做家事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學習「優
先順序」的能力,且同時也包含兩個意義:「一是做事能力的培養,另一則
為增強家庭的連結。」所以持續讓孩子做家事不僅能夠培養其做事能力,更
重要的是讓家人感受到彼此間相互效力與其情感的連結,因此做家事也是用
以維繫家人情感的重要方式。家事,代表是一種自我照顧的生活能力,透過
家事讓孩子理解,每個人都需要一種「平衡的生活」,不能因為用功讀書,
其他一切事情都由他人代勞。因此,家庭中的事務應該是所有家人共同的責
任,教孩子由做家事到學習照顧自己,是孩子人生中的重要課題。家務工作
參與是家中每一位成員的責任,分擔家務是對家人愛與關懷的表現。
家務工作的參與,可根據家人的年齡、時間、能力、喜好等,進行分工
的考量,不同年齡的孩子因家務工作能力不同,因此可以負擔的家務工作類
型也有所不同,如表 2-1、2-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