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34
表 2-3 解決問題的三大能力
1. 辨識問題的能力 2. 找出辦法的能力 3. 執行力
要先辨識出「問題」所在, 針對問題所在思考對策、 如果「只會說而不會做」,
我們才會知道我們要解決 方法及執行計畫,我們才 則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
什麼。 會知道怎麼去「行動」。 助,具備執行力才能實現
腦中的想法。
家務分擔其實是一種家庭責任的承擔,不論是打掃或收拾房間、三餐準
備、洗衣或倒垃圾。唐先梅、周麗端(2019)指出,整體而言,讓子女參與
家務工作的益處,包括①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②建立好習慣與責任感、③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④學習照顧家人與獲得家人正向回饋、⑤提升動作技能,
詳述如圖 2-3。
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發展的家事,交付給小孩,當孩子完成時會覺
得自己跟「大人」一樣,而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建立好習慣與責任感
做家事跟讀書學習一樣,是一種無形且慢慢累積的過程,需要建
立培養好習慣。讓孩子練習做家事,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
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做家事的過程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需要解決,如何有效完成家事?
如何有效率作好清潔?如何做好分類歸納?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
嘗試尋求幫助或找尋資源。孩子逐漸可以照顧自己、處理好身邊
的小事情;隨著年齡增長,能夠自理的面向與層次會愈來愈廣,
未來要獨立生活就不用擔心。
學習照顧家人、獲得家人正向回饋
家事不只是工作,更是學習照顧別人。孩子會喜歡做家事,一來
是因為天性喜歡模仿;二來是因為希望爸媽開心。透過幫忙做家
事的過程,孩子可以從中獲得照顧別人的喜悅,更願意付出。這
種付出會成為家人間的正向回饋。
提升動作技能
孩子透過動作,學會如何有效地控制身體,才能有協調的動作。
例如擦玻璃的需要孩子雙手高舉的動作,也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肩
膀穩定度,可以讓孩子的坐姿變得更端正。發展其實就在生活當
中,讓孩子多多參與做家事的活動,同樣也可以培養出孩子的
動作協調度。特別是許多家事都需要雙手協調,像是掃地、拖
地 ...... 等,透過雙手彼此配合的過程,更能提升孩子的動作技能。
圖 2-3 家務工作對孩子的益處
28 PART2 家務工作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