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我和我的孩子_青少年版帶領人手冊
P. 49
名稱 活動內容 分鐘 器材
就像削掉冰山的一角,雖然短期內冰山變小了、好像有效,但是
會發現問題好像越來越多。因為核心問題沒被解決,而處罰讓人
失去歸屬感和價值感,造成更多的權力鬥爭和反抗的念頭,這座
冰山就會繼續擴大並且浮上來。對家長而言,也會反過來覺得自
己的處罰或管教是不是沒有效。
在親子關係上,採取「適當表達」策略的青少年和家長關係最好, 10
其次為「重新評估」,最差則是「壓抑」。在個人的身心適應度,
「適當表達」、「重新評估」差異不大,「壓抑」型的青少年自
我感覺最差。所以當家長用合作性的態度跟孩子互動的時候,去
理解他的困難,陪伴他一起解決問題,他較不輕易覺得自己是被
否定的,會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是有價值的。
活動二:溝通,怎麼做?
1. 倒著說
遊戲規則:
(1)兩人一組,輪流擔任出題與答題者 5
(2)出題者說出任何 4 個字以內的一句話,如「我是好人」
發 (3)答題者須在 5 秒內把剛才的話反過來說,如「人好是我」
展 (4)如果說不出或者說錯就算失敗
活
動
二
2.小結:(參看「我和我的孩子」青少年篇 p.43)
溝通首重將專注力放在兩人的互動中,況且溝通不是說服,
而是表達自己對於家人的關心與愛。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唯 「我和我
一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的回應。
的孩子」
3.想要跟孩子有良好的溝通,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手冊
(1)「同理對方的立場思考」是有效溝通的關鍵原則,孩子與
家長都必須了解彼此的意思,才可能成功傳達或分享彼此
的想法。
(2)找出孩子比較習慣的溝通方式,並學習透過這些方式和孩 5
子建立順暢的溝通行為。
(3)平日建立跟孩子溝通的習慣,從小事情的分享做起,建立
情感交流的基礎,熟習彼此的溝通方式。
(4)主動關心孩子的生活點滴,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愛,進
而增加孩子對家長信任,並有利於溝通。
(5)溝通的方式非常多樣,盡可能學習適合彼此的溝通方法,
多多練習,幫助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更有效。
(6)請家長試著接受孩子以沈默的方式來表達,有時候需要一
些時間,才能說出心裡的話。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