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學示例第3冊: 主題軸三 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
P. 30

04
                                                                                                                                                                                                                                情緒接力賽


               一、設計說明

               (一)設計理念

                    本示例對應家庭教育主題軸「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中的學習表現「覺

               察自己情緒可能對他人產生的影響,並展現合宜的人際禮儀」(3-I-1)與學習內
               容「合宜的人際互動禮儀與技巧」(C-I-2),並配合總綱核心素養「C 社會參與」

               面向,「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項目之「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
               並與團隊成員合作之素養」(E-C2)具體內涵設計,引導學生知道情緒產生的行

               為及語言會影響他人,學習以合宜的禮儀與人相處,促進同儕間的人際關係。

               (二)內容重點

                    情緒不單單只是個人天生的產物,也會藉由社會規範的影響逐漸調整。人與

               人之間互動的方式,需要藉由蒐集訊息,學習判斷與思考,才能藉此培養辨識情
               緒,以合宜的態度與方法與人相處,建立正向人際的互動(林秋慧,2020)。

                    合宜的態度包含不同情境中的情緒表現跟禮貌用語。學習合宜的語言,即能

               避免運用錯誤的方式來表達,造成人際互動的關係破裂,以正確的方式表達,有
               助於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1. 合宜的言語

                    在人際互動時,彼此的一舉一動都會相互牽連,而人際互動最重要的是

               具備尊重、同理與溫暖等心理上功能,同時也具備了社會性的功能(陳小英,
               2020)。

                    情緒能左右人際關係的好壞,人與人之間因不同的立場與不同角度的思維進
               行互動時,會出現各種情緒,進而影響行為或語言的表達方法,讓相處過程充滿

               快樂、緊張、生氣等的情緒氛圍。因此,人際關係的維護,必須以適當的語言及

               合理的方式表達,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會從彼此身
               上擷取相關的情緒,即為「情緒的渲染」。語言的表達方式跟情緒息息相關,不
               同的情緒中,展現合宜的言語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也是友好關係的開始。


                 2. 社交禮儀

                    禮貌不只是一種口語表示而已,更是需要身體力行的一種行為表現,且是發
               自內心在乎對方、尊重對方的與人互動。基本禮儀是一種自我表現和與人溝通協

               調的能力,透過禮儀的規範,培養學生同理心以及建立利他行為,幫助他們掌握
               互動的技巧,增進良好的人際關係(林秋慧,2020)。

                    人際關係的和諧需要有良好的對話,禮儀會提升對話意願,藉由學習禮貌用

               語與行為,友善有禮待人,展現尊重的態度,培養良好的社交技巧,才能在團體
               中,與人和諧的相處。




     26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