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學示例第3冊: 主題軸三 人際互動與親密關係發展
P. 63
07
飲食文化大不同
活動設計
⑥哪一個國家吃麵時要發出吸麵聲音來表示食物的美味?(日本)
⑦哪一個國家不能直接用手拿食物吃,連薯條也不可以?(智利)
⑧哪一個國家有喝下午茶習慣?(英國)
⑨哪一個民族會以「呷飽沒?」、「吃飽了嗎?」來與人寒暄、問候?(華
人)
1. 觀看影片「世界各國餐桌文化」(附件 7-2)。 2'
2. 各地餐飲文化賓果: 8'
世界不同國家,有各自獨特的餐飲文化,試試自己對異國飲食文化了解
有多少?
(1)在白紙上畫上 9 宮格,並自由填入 1~9 數字。
(2)教師選第 1 個號碼。
(3)念出該號碼的題目後,同學舉手搶答。
①若答對,每位同學可圈起該號碼,並在格子內寫下答案。答對的同學選
下一個號碼,重複步驟(3)。
②若答錯,重新舉手搶答。
③每題若搶答 3 次仍未得到正確答案,該號碼不可畫圈,由教師選下一個
號碼。
(4)圈選的號碼最快連成 3 條直線者獲勝。
3. 記憶大考驗: 8' 口語評量
說出各飲食文
(1)在剛才記下的答案旁,寫下三個印象深刻的題目。
化的獨特性與
(2)分享這些飲食文化的意義。 意義。
4. 小結: 1'
全球化的時代,國與國間交流互動日益頻繁,隨著觀光旅遊活動的增加,
與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機會也隨之增多,因此透過接觸不同宗教、種族、國家
或地區,有助認識與瞭解不同文化所擁有的獨特飲食禮儀或禁忌。例如華人
會以「呷飽沒?」與人寒暄、問候,但忌諱將筷子插在飯碗上;而對不同宗
教者尊重他們如飯前禱告、不吃豬或牛等教規與儀禮。
民以食為天,共餐除有助人際互動外,不以自己慣常的飲食習俗來評價
不同的飲食習慣;其次透過互相交流與學習,以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風俗、
社會習慣的獨特性,才能成為擁有包容、同理的「文化達人」。
5. 課後學習活動: 1'
(1)完成「各地餐飲文化賓果」答案旁的題目。
(2)閱讀「圖解餐桌禮儀繪本」(附件 7-1)。
活動二:家庭大不同 次數 1 2
1. 回想各地餐飲文化賓果,每個宗教、種族、國家或地區都有獨特的飲食禮儀
或禁忌。 3'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