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6 - 6.4家庭展能親職教育方案帶領人手冊
P. 166
時間 活動內容 活動素材
故事中發生了什麼事?故事裡的爸爸和媽媽又怎麼合作來
照顧孩子?
活動方式:繪本閱讀與討論(附件一) 附件一:
1. 繪本「殼斗村的麵包店」導讀。 繪 本 相 關
2. 問題討論與分享(原題綱有 3 題,此次挑選 2 題討論): 資 訊 與 討
(1)故事中,擔負起照顧和陪伴孩子的是誰?如何陪伴孩 論題綱
子?與你的成長經驗有什麼異同?跟你現在的家庭
有什麼異同?你如何看待?
(2)當豆豆和沛沛因為爸爸失約而哭的時候,爸爸和媽媽
做了什麼呢?你們家有哪些父母一起安慰孩子的經
驗呢?你們怎麼做?
小結:
父母團結力包括……
1. 家務共做:
故事中,我們看到爸爸和媽媽因為開店,工作都很
忙,但他們在照顧孩子(如:接送孩子、看功課等)仍
一起合作;也許這樣的分工只是因為誰的時間可以誰就
去做,但卻成為了彼此的時間安排簡單卻重要的支持。
所以在像接送孩子之類的日常事務上分工協作,是父母
最容易做到合作之一。
2. 陪伴教養:
故事中的爸爸媽媽因為平常就在日常事務上分工協
作、彼此支持,才能在面對孩子因為不能去遊樂園玩而
傷心時,一起安慰他們。
更進一步來說,故事裡的爸媽最後為什麼可以做出
新款式的麵包呢?這也要歸功於他們平時的陪伴教養。
因為他們平常做麵包的時候,也把孩子帶著身旁,所以
小孩子自然而然也知道做麵包的方法;而雖然孩子做麵
包失敗了,爸媽也沒有責罵他們,反而藉由失敗的超大
麵包激盪出新麵包的想法。
所以,就像我們前面玩的「兩人三腳」,教養子女是父
母兩個人的團隊合作,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只有透過溝
通、彼此踏出協調的步伐、共同邁進,才有可能達成任務。
20 分鐘 發展活動二
活動名稱:爸爸的炒飯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