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57
(一)環境營造
學習型家庭的建立,首要是學習環境的創造,透過家庭對學習型家庭的
環境營造與氣氛的經營,提升家人對學習型家庭的參與率。如下:
1. 學習環境的硬體設備:例如電視、電腦、網路、書房、討論桌、各類
書籍雜誌等。
2. 投入經費:投入在學習上的費用,例如書籍、活動費、參觀費、研習
費等總支出。
3. 家人參與率:全家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數及頻率的高低。
(二)時間共有共享
家人擁有共同的時間,不論是共同學習、娛樂、做家事、活動參與等,
皆是全家人在共同時間做共同的事,且希望是共享時間長久且固定。
1. 親子共學共作時間:
(1)親子共讀:父母經常指導孩子閱讀,或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文
化中心,並鼓勵孩子自行閱讀,而父母在旁陪伴及觀察。
(2)家庭讀書會:透過成立家庭讀書會,定期互相分享閱讀的省思及心得。
(3)數位學習:透過建立正確使用電腦的良好習慣,孩子可以自主探索
數位學習與無遠弗屆的世界觀。
(4)規劃家務分配表:透過家務工作的分配,讓家庭成員了解家務工作
必需由每個人分擔,並透過家務工作培養愛家責任感。
(5)家務轉換成一種娛樂,甚至是一種好習慣,同時能全家主動團結合
作完成,能提升效率及增進親子情感。
2. 家庭休閒活動:
(1)室內休閒活動:透過休閒活動增加話題的內容及多元性,例如電視、
下棋、唱歌、聽音樂、藝文展覽、欣賞電影、家庭聚餐等。
(2)戶外休閒活動:藉由家庭旅遊、家庭烤肉、登山活動、逛街購物、
球類運動等,增進家人間的情感交流及團結的情誼。
3. 家庭會議召開:
(1)家庭談話室或討論桌:利用現有空間或設備,營造輕鬆愉快氣氛,
使家庭成員能敞開心胸,盡情分享。
(2)定期性的家庭會議:進行生活分享、主題討論、心得交流、知識共
享等。
(3)家庭事務的決定:藉由討論及決策的過程,家人學習意見表達及討
論的方法,並尊重彼此的決定。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