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家庭教育議題教師手冊.5
P. 81

5. 藝文學習活動:藝文講座、電影欣賞、書法課、讀書會、研習營、成長
                           團體、才藝班等。

                          6. 戶外健身活動:健行、社區旅遊、戶外參觀等。
                          7. 親子同樂活動:親職講座、親子故事屋、親子活動等。

                          8. 社區發展規劃:社區尋根、辦理社區刊物、社區藍圖、繪製社區守護地
                           圖、社區導覽解說培訓等。

                          9. 社區服務活動:淨山、淨灘、社區清潔日、資源回收日、社區環境保護活
                           動、社區環境綠美化。

                          10. 其他:社區互助活動等。


                     (二)豐富家庭生活品質

                       家庭參與社區活動可視為一種活絡社區關係的媒介,藉由舉辦各項社區
                     活動凝聚社區意識,同時可建立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豐富家庭生活品質及
                     促進家人情感交流。概述如下:

                          1. 增進社區的家庭與家庭間的情感交流,並能促進彼此互助合作,凝聚

                             庭及社區的向心力,擴展社交關係,更能提升家庭生活品質。
                          2. 增進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享受天倫之樂,增進家人情誼,幸福交
                             流。同時隨著孩子的成長,可以從家庭與社區資源的使用者,成為家

                             庭與社區資源的提供者。

                          3. 社區活動有助於家庭成員之身心健康成長、健全人格發展。
                          4. 社區居民透過參與社區活動,凝聚居民共同意識,建立愛鄉愛土的情
                             懷,同時藉由集體力量改造社區,更促進社區發展。



                     三、分析家庭生活與社區建立關係及互動連結



                       家庭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可以由 Bronfenbrenner 在 1970 年代所提出
                     的「家庭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 theory)一目了然。從家庭

                     生態系統觀點出發,家庭是生態系統的核心,同時受到人建構的環境、社會
                     文化環境、自然 / 生物環境的影響,而形成家庭生態系統,受社區環境的影響,

                     彼此相依相存,三者彼此互為生命共同體,環境息息相關、並相互影響。



                     (一)家庭與社區的互動關係
                       Bronfenbrenner認為家庭生態系統包括微視系統(小系統)(microsystem)、

                     居間系統(中間系統)(mesosystem)、外部系統(外系統)(exosystem)
                     和巨視系統(大系統)(macrosystem)等四個系統(引自周麗端,2013),

                     如圖 4-10 所示。由此可知,個體是家庭生態系統的最小單位,位居核心位置。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